孤军浴血守四行 “八百壮士”远名扬
来源:包融媒   2025-06-26

上海苏州河北岸,光复路1号至21号,肃穆的混凝土建筑外墙上,悬挂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行仓库抗战旧址”的铭牌。向西数十步开外,纪念广场上瞻仰者众多,人们仰望四行仓库西墙在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累累弹痕,立正、鞠躬、献花,向抗战英雄致敬。

88年前,这里是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硝烟阵地,谢晋元等“八百壮士”临危受命,与日本侵略者在此进行了长达四昼夜的激烈攻防战,留下可歌可泣的“八百壮士”英雄事迹,鼓舞全民族抗战斗志。当时有歌传唱“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

谢晋元,广东省蕉岭县人,1905年生。1922年考入广州国立高等师范。1925年底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10月毕业,参加北伐战争。1934年9月于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二期毕业。次年任第88师补充团中校营长。

1937年,侵华日军将魔爪伸向上海。八一三淞沪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方增援部队源源不断自长江口登陆上海,中方军民死伤惨重。战事持续两个多月后,上海北部战略要地大场失守,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谢晋元受命,率官兵420余人于10月26日深夜进驻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88师师部所在地),掩护主力撤退,同时尽力争取国际舆论支持。为了迷惑敌人,四行守军对外宣称“建筑内有八百人”,故外界敬之为“八百壮士”。

10月27日清晨,日军发现四行仓库内仍有中国守军,立刻发动进攻,遭到“八百壮士”勇猛阻击。10月28日晚,谢晋元向官兵传达了“与最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表达了与全体官兵同坚守共存亡的决心,并勉励他们要展现不怕流血牺牲的军人气概和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精神。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介绍,谢晋元以卓越胆识和机敏指挥,率部在弹丸之地与穷凶极恶的日军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10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曲抗击侵略的凯歌。

当时,苏州河南岸各界声援不断,百姓自发为守军运送旗帜、食物、药品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说,“八百壮士”孤军奋战的事迹,借助当时上海发达的传媒力量声名远扬,不仅为中国军队后撤赢得时间,更进一步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抗战斗志,向世界表明了全体中国人抗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2015年8月,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正式开馆,包括仓库西墙等建筑主体在内“修旧如故”。近十年来,到此瞻仰者众多,累计人次已逾610万。谢晋元之子谢继民、孙女谢骏等相继加入志愿讲解行列。

今天的苏州河两岸高楼林立、生态宜居。谢骏说:“通过千百次的讲述,我们将先辈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当下,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新华社)

(编辑:草脑日;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