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缺席 “爱”不缺席:东河区河东司法所上门为残疾老人解“遗产结”
来源:包头普法   2025-09-11




“真没想到,我腿脚不方便,你们却把律师请到了家里,把法律送到了床头!”9月9日上午,包头市东河区杨圪楞街道满都呼社区残疾人韩大爷拉着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得眼眶泛红。这一天,河东司法所联合杨圪楞街道综治中心和满都呼社区,为二级肢体残疾的韩大爷开启了一场“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务“上门办”。


图片


一天前,韩大爷坐着轮椅来到街道综治中心,想申请法律援助。老人今年82岁,父母去世后留下一套老城区房产,兄弟姐妹就分割问题争执不下,调委会多次调解无果。窗口工作人员审查后发现,案件系遗产继承经济纠纷,不在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当场告知无法受理。看着老人失望离去的背影,司法所当即决定:法律援助“边界”不能成为服务“终点”,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联络派驻街道的律师“上门问诊”。


9月9日一早,司法所所长苏和、街道综治中心副主任孙浩杰带着律师和一本厚厚的“上门服务包”——卷宗袋、一次性告知书、普法折页、执法记录仪——敲响了韩大爷的家门。律师首先把复杂的继承关系画成“家庭树”,用“拉家常”的方式厘清人物关系;随后把民法典继承编条文打印成加大加粗字体,逐条解读“哪些人可以分、分多少、怎么分”;又针对老人担心的“兄妹转卖”等顾虑,给出“三步走”方案:先保全证据、再发律师函、最后诉前调解,最大限度降低诉讼成本。两个小时的“床头普法”,韩大爷从眉头紧锁到频频点头,当场表示“心里有底了,不再钻牛角尖”。


服务结束后,综治中心把韩大爷纳入重点关怀台账,社区安排网格员“一周一敲门”,确保案结事了人也和。离开前,工作人员把一张写着“法律咨询热线”的磁力贴吸在老人冰箱上,“大爷,您一抬手就能够着我们!”


法律或许有边界,但司法行政人的脚步没有边界。下一步,东河区司法局将持续擦亮“法润东河”品牌,把法律服务送到更多“韩大爷”的家门口,用法治温度托起特殊群体“稳稳的幸福”。






编辑: 包头普法 责任编辑: 包头普法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