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橡树下的青春记忆——北重集团老专家于正心、陈豪访谈

于正心和陈豪

于正心:1935 年出生,1984年任北重集团原科研所所长、副所长、项目总设计师,1998 年退休,返聘到 2004年,2005 年正式退休。

陈豪:1935年出生,曾任北重集团原科研所室主任、主任设计师,1993年退休。

于正心和陈豪夫妻俩,是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的原型之一,可以说,包头这片土地成就了两人的事业,也成就了两人的爱情,而他们也把全部的精神和力量献给了这片土地。

记者:您二老的老家是哪里?

于正心:我是山东,逃难逃到了武汉。

陈豪 :我的原籍是浙江绍兴,后来父亲来北京工作,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家逃难到贵州再到武汉。我俩都在武汉上的中学,后来我们都报考到北京上大学。

记者:您二老来包头多少年了?

于正心:1958年从学校毕业,到现在已经快60年了,我们是从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来到这儿工作的,是第一志愿来到这儿的。

青年时代的于正心

记者:当时的包头啥也没有吧?

于正心:从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中就能看到这里非常荒凉,其实条件非常艰苦。

青年时代的陈豪

记者:您觉得现在包头的变化大吗?

于正心:内蒙古成立7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企业也有63年了。我想,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重集团的发展就是内蒙古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是内蒙古发展的见证人,也是亲历者,更是践行者。我们企业的变化可以通过生产的产品变化来说明。公司是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的军工企业,我们当时也是奔着这个强军、强国的梦想来的。当时,大家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工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来北重集团工作正好与我们所学的专业对口,所以我们就来了。

记者:有没有想过这里是什么样子?

于正心:当时也没考虑包头到底是什么样,那时我们完全不考虑这儿的条件,就是带着强军强国的信念和理想来的。

记者:

哪个产品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于正心:可以从三个产品看出公司的发展,也看出我们军队的国防现代化的发展,等于是技术水平上了三个台阶。这三个产品代表了     三个台阶,也可以说是三个步骤,也是我们兵器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产品就是完全按照苏联提供的设计和工艺,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按照他们的工艺设计制造武器装备。当时我们就承担了这一产品的研制。

记者 :也就是说,您二老刚工作没多长时间就担起重任了?

陈豪 :我们是1958年10月到包头的,1959年初苏联专家来,那个时候完全是苏联的产品图纸、工艺和工装,但是1960年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了,剩下所有的事都是我们自己处理。

于正心:我们1958年来到包头,同时分到了北重集团科研所,当时负责57毫米高射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和生产。1959 年苏联专家来了,我们就跟着苏联专家学习,到1960年的时候苏联专家都撤走了,“洋拐棍”没有了,57毫米高射炮的随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这一部分就全靠我们自己来完成研制和生产。当时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比如要把它国产化,要把所有苏联的元器件、电机,所有的过程都变成国产化,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问题,我们必须在当时工作、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来完成。

记者:国庆10周年阅兵有咱们生产的产品吗?

陈豪 :有的,100毫米高射炮,但是那是苏联的图纸,100毫米高射炮批量不是太大,57 毫米高射炮生产得非常多,而且是大量地援外。

记者:到什么时候57毫米高射炮是完全自主生产的?

于正心:到20世纪50年代末定型完成的。

记者:也就是二老交的第一份作业?

于正心:是的,可以这么说。

生活中的于正心、陈豪夫妇

记者:当时的条件是什么样的?

于正心:因为条件有限,我们当时在工厂16号厂房地下室的一间小屋子里面,自己设计安装试验台搞产品,进行试验调试。

于正心(左一)和技术人员在试验场测试设备性能

记者:那为什么要在地下室搞试验?

于正心:因为厂房上面要生产,没有空间。当时地下室没有天窗没有盖,风沙又特别得大,一刮就是一地沙子,下雨天雨水都淋进来,又是一地的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产品攻关,最终把问题解决了。后来这个产品又进行了改进,进行了援外,出口到很多国家,我的老伴还作为专家到国外讲课呢。

记者:那第二个产品呢?

于正心:第二个产品是双57毫米舰炮,就是大家在兵器城见到的。这个舰炮就是放到国产的 037 军舰上,共装两门炮,前后各一门。这个炮和第一个产品对比有一个进步,就是利用原来火炮身管自动机核心技术,把单管变成了双管,把陆地的牵引炮换成了舰上用的。因为舰炮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加上了水冷、自动供弹系统。在20 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没有专门的海军炮,当时是国家急需的。后来我的老伴从科研所调到了分厂,专门负责这个炮的生产,随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而且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第一次把晶体管用到了产品上(原来是电子管),在 70 年代的当时是很先进的技术。

记者:第三个产品呢?

于正心:第三个产品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了。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苏联装备了先进的 T-72 坦克,在当时,它的这一型号坦克我国没有一种火炮能够打穿它,怎么能对付它呢? 兵器集团集中优势,着力解决高膛压火炮,研制能够打穿苏联T-72 坦克的武器。从弹药、火药、炮弹到整个的技术都要研制,最后进行了攻关,当时定了要研发出 120 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这个任务,我们工厂领导就全权交由我做技术上的负责人,因为当时我是科研所的副所长,我就和所里的技术人员共同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这个产品完全就是利用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研制生产的,这也是我们发展的第三阶段。

后来这个产品在 1984 年底研制出样炮;1985年4月29日,在北京南口靶场由我指挥进行了射击表演试验;5月6号,中央军委的领导杨尚昆、杨得志等去看了射击试验的结果,看了录像,看了打穿的靶板。后来经过3门样炮的研制成功和千发炮弹的试验,通过严格考核后,在1990年设计定型。

这个产品在国庆50周年阅兵时出了一个方队,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它是完全用中国自己的技术研制成功的一门火炮。后来,120毫米火炮定型以后,正式装备了部队,填补了我们国家大口径反坦克炮的空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奖项是相当高的,我也立了一等功,这一项目还获得了兵器行业的特等奖。1991年12月,我又到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奖状,这也圆了我一个强军强国的梦。我们一辈子干成了一件事,也是对国家的一个贡献,我们不辱使命。这三个产品代表着从仿制到部分重新设计再到完全自主设计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记者:退休后你们主要做什么呢?

于正心:退休以后我们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不忘初心。因为当时公司宣传部的领导说兵器城陈列着那么多的产品,没人能说得清楚,希望我们俩做一些科普,所以我们俩编了一本书《战神火炮》,另外把一些有关兵器的知识在《北方重工报》上进行发表。

第二件事就是应企业、街道、关工委、包头市、青山区的邀请,成为宣讲团的成员,宣讲中国苦难的历史,讲甲午战争、抗日战争、长征,还有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形势。我们以我讲、老伴唱歌这样的形式宣讲,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是发挥了我们的余热。(记者:赵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