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文化)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我们的节日

两场沙尘暴过后,塞北的桃花开了,杨树柳树槐开始绿意烟笼,再经过一场爽爽的春雨,清明节也就到了。“清明”的含义正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说起清明节,脱口而出的是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眼前呈现的必然是那幅《清明上河图》。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春和景明,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明墓祭的好时节。因此,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古时我国南北风俗各异,从《礼经》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唐以前我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寒衣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北方百姓祭扫祖先送寒衣的节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唐代以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

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

因为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俗称三月三)的习俗内容。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但到了宋代,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但文人们的诗词中仍有上巳节的影子。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的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定型。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清明节 我们做什么

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扫墓常见的做法是整修坟墓,清除杂草,培添新土、供奉祭品等。以前扫墓时常常挂烧纸钱,现在全国各地提倡文明祭扫,鼓励人们以鲜花敬奉逝者。

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寒食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植树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另外,各地还有放风筝、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蚕花会等民俗活动。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节 我们吃什么

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节令食品,清明节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有些地方甚至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晋陆翙《邺中记》最早谈到寒食中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红煮作粥。”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仍在食用这种凉大麦粥。

而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则有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吴门竹枝词》里“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明代朗瑛《七修类稿》:“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后变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清楚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青团的制作也有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还有的地方要吃藕、吃发芽豆等或者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现在电商物流发达,我们北方人也能网购到南方的青团。

清明节 花信如潮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当然,在我们的塞北,没有桐花,也还没有麦花,柳絮也得再等等。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宋】柳永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节 春雨潇潇

似乎自从杜牧写出那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后,雨就成了清明节的象征,人们写清明节的雨,雨也总是善解人意地落在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宋】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宋】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正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朝中措·清明时节

【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喜迁莺·清明节

【唐】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清明节 不能说节日快乐

我们过一年有那么多节日,放假的不放假的,吃饺子吃月饼吃粽子的,都可以说节日快乐,商家也都会在节日期间大打促销牌,但唯独这个清明节,没有人会互相祝福“节日快乐”,也没有商家会搞什么促销,所以这也是一个相对冷清的节日。

清明日独酌

【宋】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范思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