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包头新闻

228万人3万多户企业纳入征信体系 “信用包头”建设让诚信落地生根

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兴。诚信既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因,也是城市文明的底蕴和标志。近年来,包头以企业和个人为着力点,全面加快信用城市建设,推进诚信制度化、信息化,努力打造“信用包头”亮丽名片,让诚信在这里落地生根。

截至2016年末,全市228万人及3万多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大众征信意识普遍提升,月均查询个人信用报告36万多笔、企业信用报告4000多笔,一个全社会“知信用、讲信用、用信用”的环境正在形成。

信用数据库日趋完善

2006年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建设、运行的全国联网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征信系统,截至2016年末,数据库共收录全国9.1亿自然人、2210.7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其中包头市收录228万人及3万多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息。

目前,我市包括全国性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及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24家机构已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村镇银行及包银消费金融公司正在接入中。

与此同时,全社会征信意识普遍提升,企业及个人信用报告现已广泛应用于银行信贷、政府招投标、司法调查、财政贴息、个人入职调查等方面,数据库信用报告查询量逐年上升,目前包头市月均查询个人信用报告36万多笔、企业信用报告4000多笔。

诚信教育增强守信意识

近年来,我市努力营造社会诚实守信的氛围,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围绕征信系统、信用报告的作用和影响,利用“3.15消费权益征信宣传”、“信用记录关爱日”、“征信宣传月”、“金融知识普及月”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进社区”、“进高校”、“进企业”、“进乡镇”、“进部队”等形式,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向广大市民普及征信知识,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还策划组织了征信宣传启动仪式、征信知识竞赛、征信演讲比赛等大型活动,与包头市五部门共同开展征信文化建设工作,在大学建立了首家“征信实践教育基地”,并将《现代征信学》作为公选课。在中小学开展诚信知识进校园活动,并将建立长效教育基地,同时,正积极筹划编著诚信教育知识读本,计划在全市中小学校园推广。

融资平台为企业解忧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信息闭塞是困扰其发展的一个原因,为盘活应收账款存量资金,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问题,人民银行从2015年起搭建了以应收账款为质押物的融资平台。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注册平台用户190户,通过平台达成融资交易114笔,融资金额达179.24亿元,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和一家大型央企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达成系统对接意向,包头市两家企业分别与两家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签署“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合作备忘录”,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补齐信用体系“短板”

小微企业和农牧区是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短板”,2015年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与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了“内蒙古中小微企业和农牧区信用体系数据库”,使自治区中小微企业和农村牧区信用体系采集、整理数据由手工采集、评分向电子化迈出了一大步,目前,自治区中小微企业和农牧区信用体系数据库已实现在线录入、实时评分、区域交互共享等功能,确立了包头辖区农户、牧户评价指标和权重以及中小企业评价指标和权重。

我市还积极开展了信用企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比授牌活动,将信用评价结果与金融机构贷款授信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在试点金融机构获得优良以上等级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均可获得2万-20万不等的信用贷款,并实行优惠利率。建立贫困农牧户信用评价体系,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切实将金融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建立信用档案的172个中小微企业和5.45万农牧户已获得信用贷款支持,贷款余额分别为0.43亿元和16.75亿元,我市还为建立信用档案的贫困户发放了4369.27万元人民币的低息扶贫贷款。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海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