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包头新闻

【致敬劳动者】安纯祥:艰苦创业铸造“仓库精神”

1962年,一支由十几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三个阶段的试验,终于从无到有拿出了合格产品,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提供了核部件,保证了试验一次成功。

而当时研究试制的临时试验场地就在包头中核北方的627仓库里,罗瑞卿总参谋长批示赞誉了这种可贵的“仓库精神”。这种“仓库精神”在以后一些元件的技术攻关中不断发扬,并成为鼓舞广大职工在科研、生产中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而安纯祥正是那个年代“仓库精神”的创造者和见证人。

在仓库里试制出“争气弹”

1959年7月,年轻的安纯祥从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后,来到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工作。1961年底的一天,厂里决定在第二研究室设立六分室,由安纯祥担任分室主任,主要任务是负责原子弹核部件的成型锻造及热处理等科研攻关。

接到任务后,安纯祥立即从厂里选人,并寻找合适的场地。为了争时间、抢速度,他们将车间外一个木板搭的工棚作为锻造试验用地,在那里安了一台盐溶加热炉,用150公斤空气锤开始了第一阶段的锻造试验。

安纯祥至今还记得第一次金属铀锻造试验的情景。那是1962年1月的一天,天气很冷,工棚里结着冰,开锤时由锻工郭正阳掌钳、林福善开锤。当把锻件放到锻锤口边准备开锤时,大家的心都悬起来了!当第一锤打下去后,一看没出什么问题,人们才消除了恐惧和疑虑。

第一次试锻,让他们初步掌握了金属铀的性能和加热温度等一些工艺参数。第二次试验后,又开始了模拟试验,都是在那个工棚里进行的。当时由于核部件试验是特殊保密的,因此每天锻造都在夜间进行。“那段时间我们从早忙到晚,差不多每天都干到半夜才能休息。再加上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技术干部每天只有一斤粮,虽然吃不饱,但大家也毫无怨言,坚持干下去。”安纯祥说,当岁月流逝,当年的苦都仿佛不值得一提,但一个暖心的情景却常常浮现在脑海中,“到了半夜厂里给每人发一个玉米饼子,那就是对大家的特殊照顾了。但就是这一个玉米饼子,大家还是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多吃一口。”

此后,由于临时工棚不能满足逐步深化的试验要求,厂党委决定把627仓库作为研究试制的临时试验场地。

可以想象,一个简易仓库怎么能达到高质量的试验要求?但大家为了抢时间、争速度,都不再计较条件如何。大家吃在现场,睡在现场,几乎每天要干12个小时。当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苏联不提供技术我们自己摸索,没有专家靠大家,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过技术关,宁可掉几斤肉,也要早日试制出‘争气弹’。”

最终,正是这十几个年轻人,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提供了核部件。

“仓库精神”助力攻克难关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天,作为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安纯祥和同事们激动得流泪欢呼。

安纯祥说,核部件之所以能在简易仓库里简陋的试验条件下,在技术资料奇缺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试制出合格产品,靠的正是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后来,这种精神被罗瑞卿总参谋长批示赞誉为“仓库精神”。

而那间特殊的仓库成为牵引安纯祥一生荣光记忆的焦点。1964年初,正是在这里,他们接到部党组的任务,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两套核部件(一套备用)。在那次会战中,大家忘我工作,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几乎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甚至吃住在现场。到4月7日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试制出我国第一套原子弹核部件,并由李德逊副厂长亲自押运送到机场,用专机送往兄弟单位。为了以防万一,第二套产品也提前于4月14日生产出来。

1965年,一间正规的生产车间终于建成投产,为原子弹核部件的试验、试制和后来的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在安纯祥等人的努力下,他们短时间内又试制成功了一系列多种型号新产品,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年搞原子弹核部件试制,像我们在那样差的条件下,那样快就拿出合格产品,在世界核武器发展史上尚未有过。”安纯祥自豪地说,在试验试制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大家废寝忘食,专心致志,这是只有共产党领导和培育出来的技术人才能有这样强烈的事业心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应该从第一次创业中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精神,把它用在当前第二次创业中,为祖国发展创造更多的奇迹。”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海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