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风沙变风景 黄沙化黄金——库布其沙漠上的绿色追寻

央广网鄂尔多斯7月30日消息(记者陈锐海)115公里长的柏油路,就像一把利剑,由南往北刺进沙漠腹地。广袤无垠的大漠被劈成两半,一望无际的黄沙嵌上了一条“银丝带”。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的第一条穿沙公路,始建于1997年,在1999年全线贯通。它既是沙区人民破解生存危机的利器,更刻下一代代治沙人追寻绿色的印记。

一条穿沙路 几代治沙人

30年前,位于黄河“几”字型内侧顶部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寸草不生,风吹沙起,1.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生命禁区”、“死亡之海”。

而供应着内蒙古中西部几十万人食用盐的杭锦旗盐厂,就困身于这茫茫沙海中。它与火车站直线距离为60多公里,绕道而行需要330多公里。因此,盐厂每年的营收都消耗在走出沙漠的路上。

为了寻求生存之路,人们推平沙丘、夯实路基,在漫天黄沙中一分一毫地向大漠“要路”。路修到哪儿,人就住到哪儿,“天当被子地做床,黄沙拌饭可口香”。三年寒暑,七次会战,修路人在大漠中闯出了这条连通外界、盘活经济的生存之道。

2018年7月底,记者坐车行走在这条公路上,透过玻璃窗放眼望去,公路两边一片皆绿。植树造林后形成的绿色屏障,20年来不断向外延伸,开垦出另一条生态之路。如今,草木长于荒漠之上,绿意覆盖住黄沙。蓝天白云之下,风吹而过,卷起的不是漫天沙土,而是淡淡草香。

修路的故事和绿进沙退的转变,几乎是30年来库布其沙漠植树造林、大漠变绿洲的缩影。

人们经常能在这样的描述中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库布其沙漠:“茫茫万亩沙,从来无片瓦”、“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卧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当时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了制约发展的“绊脚石”,更是危及生命安全的“拦路虎”。

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沙区人民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逐步走上一条追寻绿色的道路,在与大漠的抗争中,一点一滴地夺回绿色。

“政府+企业+农牧民”共同发力打赢“人沙大战”

“人沙大战”中,鄂尔多斯人出的第一张牌是: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人们造林治沙。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谁种谁有,允许继承”、“允许单位和个人到农村牧区承包‘五荒’”,到新世纪以后的“立草为业、舍饲精养、为养而种、以种促养”、“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30年来,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鼓励着着沙区人民在不同时期的荒漠上进行生态建设。

有了政府的政策性主导,企业开始进行产业化投资,逐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目前,在库布其沙漠参与治沙和沙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80多家。

在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看来,亿利库布其治沙的投资模式是“公益与产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据他介绍,30年来,亿利公益性投资33亿元,产业性投资380亿元。“第一个十年是‘纯输血’,就是从亿利的主业利润中每年拿出10%到20%来进行治沙;第二个十年是‘输血+造血’;后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沙完全是‘造血’,走上了良性道路。”王文彪说,亿利沙产业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医药、旅游、光伏、工业、肥料、饲料等。

同时,企业的投入给农牧民提供了“市场化参与”的机会。有人承包上千亩荒漠,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甘草,有人组成民工联队,承包企业的种植项目,带领工人为企业打工。这让沙区人民尤其是贫困户共享到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成果,获得治沙增绿和民生改善的“双实效”。

“生态+经济+民生”治理模式收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杭锦旗的生态光伏治沙基地,就是“政府+企业+农牧民”共同进行生态建设的缩影。

该基地由政府的主导、生态修复企业亿利集团投入建成。2万亩沙地上支起的60万块光伏发电板,既能遮光挡风、固定沙带,还能利用库布其沙漠每年3180小时日照等资源进行发电。2016年建成运作以后,基地年发电量达5亿度,销售收入约4.5亿元。

光伏发电板之下,种着甘草、苜蓿等耐寒耐旱的植物。它们既可增加沙地肥力,长成之后又能做成药材、饲料,带来经济效益。目前,基地将经营权交给当地15户贫困户,经营收入也由他们享用,每户人家年均增收2万多元。此外,板间养殖的收入、清洁发电板的薪水,也为成了贫困户的经济来源。

如今,“生态+经济+民生”,已经成了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模式之一。它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农牧民逐步摘掉“生态难民”的帽子,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官井村也是一个鲜明生动的例子。曾被风沙拦住生存去路的村子,在2013年8月成立鄂尔多斯首家林业类专业合作社,用国家政策补贴引导村民治沙造林,再通过市场对接和政策分析逐步开发林业资源,发展林业经济。

目前,合作社有林地16.7万亩,以沙柳、柠条、杨树等极强抗旱性植物为主,同时还形成红枣、甘草、优质牧草等具有明显特征的产业带,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2000多元。

技术创新为生态建设提供新动力

沙漠披绿衣的另一个法宝,则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库布其沙漠腹地的阿木古龙沙产业基地如今的郁郁葱葱,就是得益于种植新技术。

2013年以前,这里是严重荒漠化地带,分布着30多米高的沙丘。五年来,人们在这里种上既可防沙固土又能固氮改土的甘草,并创新种植技术。与传统的“竖种竖长”不同,新技术将甘草根苗横放在离地表30公分的沙土下,让它“躺着长”。经过一番孕育,根的两侧长出许多侧枝,向上而生,破土而出,一株甘草占地面积达1平方米,治沙面积是传统“竖种竖长”的10倍。

其次,因其是浅层种植,不需要像传统种植一样把根深入到地下1米,收成挖出时能较好保护地表生态。目前,5万亩沙地中,有3万亩地还种着甘草,每年平均能带来1400万元的纯收益。此外,基地还有300亩原先寸草不生的沙地,如今已修复成有机果蔬田。地里长着西瓜、花生、玉米、土豆、红葱等,年均带来约30万元的纯收入。

这是沙区人民在长期的治理中逐步探索出来的方法。30年来,人们研制创新了十几秒就能栽一棵树的水气种植法、迎风坡造林、无人机治沙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研发了沙柳、柠条、杨柴等1000多种耐寒耐旱的植物种子,逐步实现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传统方法到工业化治理的转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解决方案。

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的治沙精神

经过30多年来一代代人的植树造林,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已经有三分之一得到治理,绿化面积也达到了320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之路,更铸就了沙区人民“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治沙精神。

近年来,沙海逐渐泛起的绿色,挽留住那些准备远走他乡的“逃离者”。归乡的人们纷纷参与造林,绿了荒漠的同时,也富了自己。

敖特更花便是其中之一。风吹沙起,无电无路,库布其沙漠以往恶劣的环境,曾让这个土生土长的沙漠之女对其爱恨交加。学校放假,她不愿回乡;看到企业雇人造林治沙,她不相信不毛之地能养活草木。

直到2004年大学毕业,看到沙海逐步显现一抹抹绿意,敖特更花才决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回到家乡,在企业打工,种树治沙。2009年,她成了民工联队小分队队长,带着20多个工人在承包的2000亩的荒地上种树,每天风吹日晒,埋头苦干。

但惊喜随之而来,因为用了新创的“水气种植法”,树苗非但没被沙漠“烧死”,成活率还达到90%以上。十年间,她脚下的荒漠一点点披上“绿衣”,治沙面积达2万亩。风沙变成风景,黄沙也转化为黄金。以往,敖特更花一家三口一年的总收入不到1万元。但如今,她把绿色事业带出内蒙古,在西藏建立育苗基地项目和甘草项目,一个人一年纯收入就达到20万元。

如今,她翻新了家里的房子,买了私家车,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而民工联队的工人跟着敖特更花种树,一天能挣到二百块钱,一年平均有几万元的收入,“起初我的奋斗目标是让家乡变绿,现在是想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本文图片均为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