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包钢集团: 追求卓越 尽工业长子之责


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

2016年8月31日,为了响应国家节能降耗,包钢2号高炉拆除。 记者 宫伟恩 摄


包头因产业而兴,作为中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历史商业文化名城,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老字号、老企业。日前,我市授牌的26户“百年老店”,是包头的城市记忆、城市名片和城市形象,已深深铭刻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融入到广大市民的工作生活中。它们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创业者的心血和智慧,充满了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包头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本报从今日起,开辟“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专栏,让全社会都爱护、支持、扶持包头的老企业、老品牌,为它们提档升级、拓展市场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在包头,没有一个企业会像包钢一样,牵动了几代包头人的情愫;也没有一个企业,能与这座城市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她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一号高炉出铁剪彩,196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乌兰夫同志为包钢一号平炉出钢剪彩。因为包钢的建成,结束了内蒙古地区“无铁、无钢”的历史,开启了自治区现代工业的新历程。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 由玛拉沁夫1959年作词作曲创作的《草原晨曲》,以它悠扬的旋律,激奋人心的歌词,传唱了60多年。歌声激荡在一代又一代包钢人的心中,激励他们奋勇拼搏,锐意进取。也正是因为《草原晨曲》,让全国、全世界人民都认识了包头、熟知了包钢。


如今,包钢已走过了62年的发展历程,正在向真正的“百年老店”迈进。


老一辈包钢人 一定要建成包钢,否则白活


“一定要建成包钢,否则我们这些人白活。”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出自原包钢公司总经理张国忠,“这也代表我们老一辈包钢人必胜的信念。”


从1954年包钢建厂,当时在鞍钢工作的张国忠就开始关注包钢的建设情况,到1958年,张国忠离开了工作生活10年的鞍山,来到了包头,投身到火热的包钢建设中。


高炉建起来了,可投产后的利用系数只有0.5;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文革,包钢的建设速度放缓,到文革结束时,包钢产量仅为100万吨。“包钢建厂时的设计年产量可是300万吨呀。”矿冶专业出身的张国忠心里明白,优质原料的缺乏,是制约包钢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白云鄂博铁矿杂质多、品位低,是当时世界上公认的难选、难炼的矿石。再加上包钢初建时没有相应配套的选矿工序,包钢选矿生产一直不过关。


1981年,张国忠出任包钢公司副经理,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包钢与长沙矿冶研究院合作,研究出符合包钢资源特点的选矿工艺流程,彻底解决了困扰包钢多年的难题,使包钢高炉利用系数跃升到1.6以上。


1982年年底,他出任包钢公司总经理。此时,祖国大地正是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包钢也迎来了重大转机。经过一年的恢复整顿后,张国忠提出“大承包”的改革思路。事实证明,这一跨时代的改革助推企业全力发展。承包的第二个月,多年亏损的炼钢厂就实现扭亏为盈,第二年,包钢第一次上缴利润达到了1亿元,到1991年张国忠离任时,包钢钢铁产量双双突破250万吨,当年上缴国家利税近5亿元。企业的发展成果最终要惠及职工,在包钢生产大幅提升的同时,包钢职工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由于每年职工福利都要分给一个猪肘子,张国忠被职工亲切地称为“大腿经理”。


与众多曾经建设包钢、在包钢建设史上奉献毕生的老一辈包钢人一样,今年已是90岁高龄的张国忠始终关注包钢发展,发挥余热。他组织88名老同志编撰的《白云鄂博矿硫冶工艺学》,长达260万字,系统地总结了白云鄂博矿山50年的矿冶规律和工作经验,由于白云鄂博矿山的复杂性,这些文献资料对世界矿冶界极具参考价值。


在张国忠家里,书房里满满的都是有关包钢和矿冶专业的书籍资料,多年来,他记录的学习笔记也多达30本。与众多老一辈包钢人一样,他们犹如包钢的企业文化一样,坚韧不拔,超越自我。


现代包钢人 企业犹如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激情澎湃


在现任包钢(集团)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王胜平的眼里,如今的包钢集团犹如一位三、四十岁的青壮年,身体强健,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包钢焦化厂工作的王胜平见识了包钢实现大发展的全过程。“在职工人数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产能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200万吨提高到2013年500万吨。”仅以焦化厂而言,其设备、技术到2013年已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建厂以来,已累计产铁1.9亿吨,产钢1.6亿吨,上缴税金626亿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拥有“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两个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达1572亿元。


作为集团公司领导,王胜平说,包钢无论是从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具备再发展、再跨越的实力。在前期完成硬件设施不断改造,设备升级的基础上,包钢集团在成功跨越1000万吨产能的大关之后,现在产能攀升到1600万吨,成为国内生产能力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形成了管、线、板、型材的四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高、精、尖产品成为了包钢生产的主导。环保升级改造,实现生产工艺、设备环保节能全覆盖。


2016年,对包钢而言,有两件大事不容忽视。


8月31日上午,包头钢铁集团炼铁厂2号高炉拆除工作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钢铁行业推进去产能以来拆除的最大一座高炉,可压减炼铁产能133万吨。


12月8日,包钢集团结构调整项目最具附加值的生产线——稀土钢板材冷轧生产线全面投产,这标志着产能550万吨的包钢稀土钢板材项目全线贯通、包钢集团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全面收官,也结束了包钢集团不能生产高附加值高端汽车用板和家电用板的历史,包钢也因此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可以生产汽车板材的企业。


12月底,在包钢一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与包钢集团四届四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顺应大势、凸显优势、打破定势,多元发展,确立并推动以稀土为重心的发展战略转型。”这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包钢集团将不再新增钢铁产能,而是把主攻方向放在稀土资源开发和稀土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上。


“旧的,不符合潮流的,必须淘汰;新的、前沿的,就要跟进。”王胜平说,在包钢最终成为长久不衰的“百年老店”进程中,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老字号企业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全社会 支持包钢是我们的责任


包头市因包钢而立,因包钢而兴,因包钢而旺。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视察包钢时指出,“包钢不能倒,包钢要搞好”,全自治区、全包头市要举全力帮助包钢扭亏脱困,实现包钢做优、做特、做强、做大。


“包钢曾几次遇到困难,面临难题,都是在自治区、包头市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帮助下,在包钢人的努力拼搏中,渡过难关,最终实现新的跨越。”回忆包钢的发展进程,王胜平深切地感受到,包钢与包头市、与自治区血脉相连的浓情。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包头市,全社会爱护包头老品牌、支持包头老品牌、扶持包头老品牌,为老企业老品牌提档升级、拓展市场创造良好条件,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共识已经形成,一批被授予“百年老店”称号的企业正在乘风破浪,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包头显现出“撸起袖子,咬牙苦干、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企业精神蔚然成风。(记者: 张建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