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珍惜妈妈的味道

踩着薄薄的雪花,沿着家乡村里的小路一路向西,不知不觉已到村口。儿时的路,没有尽头;此时的路,尽头就在眼前。

记忆中的村头大渠,孩子是不允许靠近的,水宽且深,由北向南,湍流不止,蜿蜿蜒蜒,通往土默川大地的农田。如今,大渠怎么变成了一条小河?原来,故乡的河水早已冲逝了那回不去的懵懂时刻。

那冲逝的不只是懵懂,还有美好的年少时光,留下来、忘不掉的却是儿时的记忆,还有最留恋的妈妈的味道。

1

蒸馒头,炸糕,压粉条,蒸丸子,红烧肉,做酥鸡,切肉卷,炖羊肉……农历腊月初八一过,年味儿便随着妈妈备年货而越来越浓了。

天刚擦亮,妈妈就睡不着了,烧火炉,备食材,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趁现在还能干活儿,多做点你们都能吃。”我劝妈妈别备年货了,可她念念不忘孩子们爱吃她做的各式各样年饭,却未曾觉得自己已是年迈古稀。

我小时候很少帮忙干活儿,就是围在灶台旁边看看、吃吃。如今,妈妈做这些年味儿时,我只要有空闲便喜欢陪着妈妈做。

腊月二十三,妈妈打电话准备炸麻花,我欣然答应回家帮着搓。妈妈年轻时干重活落下腰腿痛的毛病,麻花搓不动了。

这次又有我陪着搓麻花,妈妈做起来更高兴了。熬油、拌面、配料、和面、切块、搓麻花、油炸……一道道程序,妈妈早已熟记于心。我陪着搓麻花,吃到第一个出锅的金黄色麻花,酥脆嫩甜,香而不腻,这才是儿时的那个味儿。

妈妈问,“吃得行不?”我连说好吃。她满脸皱纹的样子美得像一朵花。

忙忙碌碌一年,吃到妈妈做的味道,也许就是真正的过年。妈妈的味道,可能就是年纪越大,越容易回想的味道。

2

“晚上想吃啥?”妈妈问我。“省事点的,简单吃点就行。”我说。

其实,我不说,妈妈也知道我爱吃面。妈妈做的隔锅面,有时是揪面片,有时是手擀面条,有时用豆腐肉丁做卤,有时用香菇肉丁做卤,有时就用猪肉抢锅,放点土豆条,做出来的面都格外香。吃上三四碗,也不觉得撑。

小时候,我是最不爱吃面的,尤其是经常做的炒西红柿酱拌面条。那时家穷、肉菜少,夏天唯有地里种的西红柿。妈妈就做捞面配上西红柿酱,我怎么也吃不下这个味儿,妈妈便给我单独配一个荷包鸡蛋。

如今,我却喜欢吃妈妈做的捞面、隔锅面等各种面。儿时的西红柿酱面早成了西红柿鸡蛋面,吃起来那么香,回味起来更是直流口水。

一会儿功夫,妈妈做的豆腐土豆丁拌面出锅了,豆丁均匀,汤汁鲜香,味道浓郁,面条嫩滑,一碗下肚余味犹存。

妈妈问我,“想吃包子吗?妈妈包了些包子,你尝尝?”我说,行了。热气腾腾的包子一端上来,我就迫不及待吃起来。包子大小整齐,褶花匀称,色白面虚。手工切的猪肉块,配上黄萝卜、圆白菜,口感柔软,鲜香不腻。

妈妈说,“前天蒸了好几笼包子,给你们带回去吃。”我低头一连吃了三个,心里酸酸的。

3

“上班注意防护好。”我给妈妈打电话,叮嘱他们把大门锁上,千万别出门,妈妈却不时提醒我注意安全。

今年我的春节假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紧急中断,从正月初一我便投入紧张的疫情防控报道工作中。过年虽然没有吃到妈妈现做的美味,但是妈妈却说,“每个人都平平安安,这年多会儿都能过。”

如果有一天妈妈的味道不在了,年的味道恐怕也随之东去了。如果有一天没有年味了,我们还会成为孩子的年味吗?趁着岁月静好,延续家庭的年味儿,珍惜妈妈的味道。(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