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宁夏盐池:昔日沙海开出“金色”花海

采摘工在装运采下的黄花菜。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新华社银川7月27日电(记者赵倩、马思嘉)夏日凌晨4点,夜色如一池被搅碎的深蓝墨水。此时,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大坝村4800多亩黄花菜地里却是“星光”闪闪。一群戴着头灯的采摘工正麻利采下个头较大的花蕾,扔进绑在腰间的蛇皮袋中。花蕾经过杀青、晾晒等工序,很快就会被端上几千里外广东、江苏、浙江等中国南方城市百姓的餐桌。

“到了正午,黄花开了,就不能吃了,所以要趁早赶紧把花蕾摘下来。”来自邻县同心县的28岁采摘女工苏媛说。她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和其他工人一起乘坐种植户的专车赶过来。

“黄花菜进入盛花期时,每天要摘到将近中午12点。摘一斤赚一元钱,大部分人每天能赚100元左右。”她说。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盐池县的黄花菜进入为期40多天的采摘季,每天最多约有1.5万余人同时采摘。

从凌晨起,采摘工就戴着头灯开始采摘黄花菜。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忘忧草,耐瘠、耐旱。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具有昼夜温差大、降雨少、土壤微量元素丰富等自然条件,已成为高品质黄花菜的重要种植基地。

因为戴着眼镜,苏媛和其他工人看起来有些不一样。“我是幼儿园老师,受疫情影响,今年幼儿园没开学,我就出来找点事做,既能打发时间,也能增加点收入。黄花菜高度和人差不多,不需要弯腰,所以不是很累,就是最近手晒黑了。”她说。

大坝村黄花菜种植大户张万峰说,往年黄花的采摘主力是外地采摘工和放暑假的高中生、大学生,受疫情影响,今年外地工人来得少,所以采摘主要靠附近村民和一些暂时无法外出务工或工作尚未恢复的待业人员。

张万峰种了50亩黄花菜,雇了近40名工人。自黄花菜进入采摘季以来,他白天忙着将工人采摘下的黄花菜称重、杀青、晾晒或存入冷库,晚上就要去周边县区将采摘工接到大坝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越忙越有劲,一亩地能赚五千到一万块钱。我们村脱贫主要靠黄花产业,以前大伙都住土房,现在家家盖了砖瓦房,买了小汽车。”张万峰说。

截至2019年底,盐池县共种植黄花菜8万余亩,共有3000多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两万多元,黄花菜已成为盐池县百姓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依靠黄花菜、小杂粮、滩羊等特色产业,2018年,盐池县成为宁夏第一个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

除了具有经济效益,黄花菜种植还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盐池县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南缘,上世纪80年代,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因不堪风沙侵害,不少人背井离乡。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盐池县通过封山禁牧、封沙育林、生物固沙、工程固沙、移民搬迁等方式,全面修复治理沙区生态环境。如今,全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全部披上“绿装”。

风沙不再肆虐之后,为了发展产业,上世纪90年代,由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共同投建的盐环定扬黄工程建成通水,112公里外的黄河水经13级泵站扬高260多米流入盐池县,黄花菜、小杂粮等特色种植业在当地迅速发展起来。

“黄花根系发达,对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具有一定作用。”张万峰说。

采摘工在黄花菜地采摘。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黄花地里,一条条黑色滴灌管道纵横交错。这是当地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以前大水漫灌每亩地浇一次要用70立方米水,现在滴灌每亩只需要30立方米,而且黄河里的泥沙沉淀后,保留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土壤肥力也增强了。”张万峰说。

因受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黄花菜市场价格容易出现波动,对此,盐池县今年制定了黄花收购保护价,这让种植户们心里更踏实了。“也就忙这两个月,等黄花菜卖完了,下半年就专心养滩羊,也打算带家人去外地旅游。”晒得黝黑的张万峰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