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内蒙古:草原“安达”一家亲

“安达”,蒙古语意为兄弟。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与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相遇,又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月活动,三件喜事碰撞,千里草原处处人欢马叫,牧歌悠扬,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在首府呼和浩特市,一场主题为“民族团结度中秋,携手共筑中国梦”的活动正在有序展开。蒙、回、满、朝鲜、维吾尔、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多20个多个民族欢聚在各个场所,载歌载舞,欢度这个三喜临门的日子。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各民族群众共迎中秋佳节。(丁根厚 摄)

内蒙古是“模范自治区”。在这片北疆广袤的土地上,平均每8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多民族混合家庭。各民族之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信任、相互学习。民族团结进步,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精神标志和社会名片,为祖国北疆的平安稳定与繁荣发展提供着思想动力。

“草原母亲”的博大胸怀

“他们和我们牧民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日常生活中,从来也没有想过蒙古族的孩子怎样,汉族的孩子又怎样。把孩子们照顾好,养育成人,就是我的本分,我就这么想的,这么做的。”“草原母亲”都贵玛的这几句话已经成了她的口头禅,传遍了自治区的每一个角落。

“草原母亲”都贵玛在学习蒙古文版本的十九大报告。(陈立庚 摄)

都贵玛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普通牧民。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我国遭遇特大自然灾害,上海等南方的一些大城市粮食供给严重不足,各地福利机构无力抚养弃婴。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上的牧民们,张开热情的双臂,接纳了由政府组织安置的南方孤儿,总计有3000多名。三千孤儿到草原,变成了草原儿女,一时间成为民族大家庭温暖融合的佳话。

当时只有19岁的蒙古族姑娘都贵玛,主动承担起抚养孤儿的义务。她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精心呵护,养育他们健康成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原母亲”。

在北疆草原上,像这样“草原母亲”成千上万,她们成了草原博大胸怀的符号,引领着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的事业蓬勃发展。

鄂托克旗乌兰镇有个“二合一”村委会。相邻的两个嘎查中,一个汉族占多数,另一个蒙古族占多数,遇到大事小情两个嘎查都要共同商量,互通有无,互帮互学。村委会负责人反复向记者表示:“汉族兄弟手把手教咱牧民种地,帮助牧民打井、上电、田间管理;反过来,蒙古族牧民经常把最有经验的养蓄能手派出去,不厌其烦地教汉族群众养牛养羊。这已成了我们这里约定俗成的习惯,日常往来特别的默契,好像是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蒙汉族群众切实成了“安达”(兄弟),成了一家人。

如今,“草原母亲”精神已经遍地开花结果。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内蒙古,蒙古族与汉族的通婚率达到了37.49%。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民族交融度越来越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携手同行 共享共赢

民族团结进步带来的,是边疆的稳定繁荣,更是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民族乡猎民村,记者见到了一个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汉族组成的家庭,家长是猎民韩希林。

韩希林家种了580亩地,家里还养着30多头牛。想到不久后将搬迁到国家为猎民村修建的新房子里,这位六旬老汉高兴地说:“2000年彻底禁牧后,我们放下猎枪,既种地又搞养殖业,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发展生产,改善居住条件,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生活越来越好了。”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居住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少数民族,都像韩希林一样,享受着繁荣发展的成果。

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李睿 摄)

今年8月,鄂温克族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隆重庆祝成立60周年。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5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2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749倍,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31820人下降到目前的7319人。

扶贫帮困是民族团结、共享共赢的题中之义,脱贫致富,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结下的硕果。在通辽科左后旗,记者采访了南巴嘎查蒙古族群众包音图。他的父母有慢性病,常年打针吃药,又要供两个孩子读书,日子过得很艰难。这样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是重点帮扶对象,在嘎查党支部的关怀下,包音图贷款8万元,买了怀犊母牛8头,加上自己原来的2头母牛, 10头母牛两年内共产了22个牛犊,卖了12头,纯收入4.5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像包音图这样的贫困户,在科右后旗都通过养牛过上了好日子。这得益于该旗实施的养牛脱贫战略。在一个标准化养牛小区,负责人巴达仁贵介绍说:“整个养牛小区一共有18户,带了73户贫困户,养着贫困户134头牛,我们小区养殖现代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很高,保证了质量,当然也保证了收入。”目前,科左后旗现有养殖大户115个,养牛小区还为2482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托管养牛5485头。这一模式,保证了所有贫困户的稳定脱贫。

科左后旗蒙古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数量的70%以上,属于典型的民族聚居区。如今,“赶着黄牛奔小康”已经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一个奋斗口号,全旗贫困户养牛6.18万头,人均养牛2头。已有1.06万户贫困户靠养牛脱贫,占脱贫户的72%。

心心相映 共筑精神家园

话题再回到首府呼和浩特。新学期伊始,5岁的斯格日勒穿上母亲早早准备好的蒙古袍,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去幼儿园。斯格日勒所在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每年的开学季都有别样的开学典礼——伴随着悠扬欢快的蒙古族音乐,孩子们手捧蓝色的哈达敬献给老师,在蒙古族传统问候祝福礼节中,开启新学年的学习生活。在首府,这样的民族幼儿园共有6所,这里也招收一部分汉族小朋友,每所幼儿园,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大家从小接受民族团结的教育,从小沐浴着民族团结的阳光,民族团结的传统随着他们的成长传承下去。

开学典礼上,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的学生在给老师们敬献哈达。(通拉嘎 摄)

民族团结的根基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娃娃抓起,让民族文化枝繁叶茂,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在锡林郭勒盟所有的民族小学,几乎每一周都安排民俗文化、马头琴演奏、搏克等课程。“这样的教育模式,加深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对学生自身素质和眼界都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过程。” 锡林浩特市第一蒙古族小学的校长斯琴巴特尔有感而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内蒙古当地的高校中,除了在课余安排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的活动外,诸如马头琴、呼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之中,做为必修的课程,设置在不少的专业中。

在赤峰市,记者与当地群众一起,观看了节日的精彩演出。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韵味悠长的蒙古长调、婉转悠扬的马头琴,让人如痴如醉。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来到其甘嘎查,为农牧民带来新创作的舞蹈《旗帜》《花斑马》等节目。嘎查牧民扎木苏告诉记者:“每一次看了演出,我们牧民心里总是暖暖的,乌兰牧骑为我们带来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信和信心。”

“牧民喜欢什么,我们就演什么。每次演出,我们都会随身携带一些关于党的政策的书籍和报纸,走到哪儿,就讲到哪儿。” 队员金吉玛告诉记者。“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为牧民搭起了沟通党和政府的桥梁,联结起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纽带。

“草原母亲”的胸怀,携手同行的精气神,文化家园的多姿多彩,让我们看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幅民族团结、齐心筑梦的美丽画卷。(记者 白建平 富丽娟)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慰问边防部队演出活动启动仪式。(齐浩男 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