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
“突突突——”清晨,沙尔沁镇小巴拉盖村的村委会大院热闹非凡,一辆辆油槽车满载柴油驶入村庄,前来采购柴油的村民络绎不绝,农机轰鸣声与农民的笑语交织成一首生机勃勃的“春耕交响曲”。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包头市供销社联合东河区供销社、供销石油内蒙古公司共同发起“春耕惠农送油下乡”活动。“以前给农机加油得跑十几里路,现在油直接送到家门口,而且油质也不赖,价格还低,我买了两桶400多升,比市场价格便宜五六百块。”种植户李光一边给拖拉机加油,一边笑得合不拢嘴:“省了油钱、省了时间,今年春耕底气更足了!”
供销系统组织“流动加油站”,将优质油品送到村头巷尾,让农机“喝饱油”、农民“少跑腿”。中国供销石油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董博告诉记者:“为破解农民加油难、加油贵的问题,我们以比市场价每升优惠一块四的价格为农民送来约7000升的0号柴油,帮助农民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惠农的春风不仅送来了“及时油”,更播撒了“科技种”。“施肥不是‘一把撒’,病虫害防治要‘对症下药’……”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来自中国农资集团农业专家为农民们带来了“减肥增效”和病虫害防治的种植秘籍,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以前施肥全凭经验,现在有了科学配方,每亩地不仅少花钱,产量还能涨两成。”村民赵大叔举着记满笔记的本子,满意地说。
春耕备耕开展以来,东河区9家肥料企业开足马力生产,47家农资门店货架堆满,180吨种子、2180吨化肥、43吨农药整装待发,210吨地膜全部到位,480台(套)大中型农机已全部完成“全身体检”,在农机库棚里整装待发,8万亩粮田的“春耕套餐”全部齐备。
从车轮滚滚的惠农油车,到科技赋能的田间课堂,从粮草充足的农资仓库,到整装待发的农机阵营,多部门联动的“春耕服务网”越织越密,一幅“人勤春早”的画卷正徐徐铺展。下一步,东河区将继续以惠农政策为笔,以科技创新为墨,在广袤田野上书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让每一寸土地焕发生机,让每一位农民笑靥如花。
稀土高新区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紧紧围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密植玉米示范种植及高垄马铃薯科学栽培等新技术为抓手,精准施策,全面护航春耕生产,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组织技术人员对全镇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全面排查与维护,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障设备稳定运转。同时,通过政策宣传、田间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技术覆盖面。目前,该技术应用面积显著增长,农户积极性持续提高,有效助力农业降本增效和绿色转型。
通过现场观摩会、专家培训、示范田指导等形式,大力推进高垄马铃薯种植技术,种植面积占比已突破90%,传统平垄种植模式基本淘汰。新技术的普及显著提升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为当地土豆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密植玉米种植规模持续扩大,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优化田间管理,预计全镇玉米单产水平将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取得新突破,目前,首批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发放完成,为春耕生产提供环保物资支撑。
据了解,万水泉镇春耕备耕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基础设备、地膜、化肥以及播种等技术服务保障预计5月中旬全面展开。期间,该镇将依托线上“农技云课堂”等形式,组织农户学习玉米选种、辣椒育苗、科学施肥等实用技术,不断提升农户种植管理水平。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康璐,贾婷婷;通讯员:袁碧霞,张莫晗;编辑:姜卉;一审:赵遐;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