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山地越野赛全部赛项在石拐区“大发1913”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顺利完赛。
男子38.56公里公路绕圈赛现场。
上午8点半,随着发令枪响起,男子18km奥林匹克越野赛项率先开赛。参赛选手们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或强势冲坡,或流畅过弯,车轮滚滚,汗水在阳光下折射出激情的光芒,一场速度与技巧、耐力与梦想的精彩竞技引得现场观众欢呼呐喊。随后,女子18km奥林匹克越野赛、男子和女子1km山地越野赛、山地越野混合团体接力赛先后举行,为不同类别的骑行选手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竞技舞台。
据了解,此次赛事的两条核心赛道均秉承了国际标准,既保障了专业竞技性,也融合了五当召独特的地形与地域特色。山地车越野赛道(XCO风格)为奥运会标准赛道,全长3.5公里,以五当召地区自然景观为基底设计,包含多项技术挑战,如陡峭爬坡、波浪路、跳台及连续S弯,多圈循环赛制考验选手的技术能力、体能分配以及持久爆发力。山地车淘汰赛道(XCE风格),短距赛道全长660米,以高强度的近身对抗和高速冲刺为赛事特色,树立了国内首个建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国际标准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的标杆。
计时赛对选手们的体能、技能和耐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选手谢光超以40分42秒成绩荣获男子18km奥林匹克越野赛冠军,他告诉记者:“赛道虽然蜿蜒曲折,但一路的风景是给我最好的奖励。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包头,不仅景色美丽、气候宜人,大家也都很热情好客,服务保障也很周到。回家前,我还想去五当召看看‘小布达拉宫’的雄伟。”
多年来,石拐区以赛为媒,连续举办十五届“五当召”自行车赛,精心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赛事品牌,诚邀全国骑友“跟着赛事去旅行”,不仅为专业选手搭建竞技舞台,还通过骑行运动向大众传递石拐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据包头市喜桂图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山地越野赛道建设项目负责人赵铁军介绍,为了让山地车运动从专业领域延伸至大众,此次赛道设计结合五当召地区地势特点,设置了平缓区域的大众骑行路线,在赛事结束后,部分高难度赛段实行封闭管理,而备用路线则将对爱好者全面开放,用以吸引不同类别的骑行者来到石拐,畅享“速度与激情”。
城市是体育的“赛场”,体育是城市的“秀场”。随着山地越野混合团体接力赛落下帷幕,2025年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正式落幕。为期四天的体育文化活动,让众多参与者在欣赏赛事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深度感受到了石拐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蓬勃的体育活力。未来,石拐区将继续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赛事体系,提升服务水平,让自行车运动成为石拐“出圈”的传播密码,让更多人因为体育赛事而走进石拐、了解石拐、爱上石拐。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嘉伟,常静;编辑:姜卉;一审:赵遐;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