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37%劝和率背后 婚姻家庭教育辅导有多重要?
来源:包融媒   2025-03-2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山区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推广婚姻家庭教育辅导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婚姻家庭建设、拓宽“全生命周期”服务领域,以“三大项目”为幸福婚姻保驾护航。

(3053936)-20250327181303

婚前体验馆

公益服务 为爱导航

在青山区婚姻登记处记者看到,每一对登记结婚的新人都要参加婚前教育小课堂,通过结婚颁证宣誓、婚俗新风承诺、挚爱问卷答题、健康婚姻规划、育儿体验、分娩体验等,婚恋导师引导新婚夫妻了解婚姻的意义与内涵,提高经营婚姻生活的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在邀请情侣、单身青年、未婚青年父母共同参加的多场婚恋教育活动中,通过“爱情情景剧”“我的婚恋观”“最强爱情CP”等即兴表演、演讲、互动,婚恋导师将“平等与尊重、沟通与理解、责任感与担当、个性与自我实现”完美切入,与众多单身青年畅所欲言、与催婚的父母进行一对一交流疏导,不仅让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释放自我、真情倾诉,更触动了年轻人对爱情与婚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青山区还将婚恋教育延伸到社区、大学、部队、机关、企业,深受广大年轻人好评。此外,“爱的导航”婚恋教育公益服务还面向社会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教育、青年交友等活动,创新打造了青山区爱情岛灵犀相亲桥,成立了“包头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婚恋服务基地”,以“官方严选”的交友活动,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婚恋平台。通过科学、系统、亲民、特色的服务,在增强年轻人婚恋观责任意识的同时,,积极倡导婚俗新风、传承优良家风、培育健康婚姻。


多元力量 修复婚姻

青山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众自治组织等多元力量,常态化开展“爱的修复”婚姻家庭辅导公益服务项目已近十年。20余名婚姻家庭咨询师在婚姻登记窗口开展婚姻家庭个案辅导,将30天离婚“冷静期”作为“危机婚姻修复期”,通过婚姻家庭关系评估、亲密关系调适和离婚介入干预,效果评估达37%,不仅使众多夫妻成功走出婚姻危机,也让法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更有温度。

在开展“婚姻双向双调查”活动中,对征集的百对新人持续开展“30年婚姻家庭幸福指数跟踪调查”,对离婚当事人开展“离婚现象问卷调查”,撰写了《探索婚姻家庭危机干预对开展婚姻登记社会化工作有益助推的调研报告》《关于基层全面开展婚姻家庭危机干预社会化工作的可行性报告》《论婚姻关系中道德与法律的平衡关系》等调查研究类报告,为助推婚姻家庭社会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此外,以青山区近十年基层婚姻家庭辅导的真实案例为素材,筛选编印了《爱相加=家——青山区婚姻家庭辅导精选案例集》,赠送给每一对接受婚姻家庭辅导的夫妻,深受大家的好评。


“五+”项目 幸福“满格”

青山区自2019年创新将婚姻家庭建设与社会治理相融合,以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为阵地,建立了多个社区(村)婚姻家庭辅导站,开展“青风家韵”幸福+婚姻家庭社会化服务,成立了2支“青风家韵”幸福+流动服务队。驻站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社会工作者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幸福+情感疗愈、幸福+亲子教育、幸福+宣讲课堂、幸福+家风建设、幸福+婚恋导航的“五+”项目。

通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婚姻家庭模式,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和良好家风家教,引导和帮助社区(村)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姻观、家庭观。及时有效地介入梳理家庭亲密关系和邻里关系,第一时间帮助居民化解婚姻家庭矛盾、进行危机干预和情感疏导。“让居民不出社区、让矛盾就地解决”。举办幸福+流动服务队进社区、走乡村开展健康婚姻宣讲、讲述家风故事、发放婚俗改革“一封信”、婚俗新风文艺巡演等主题活动近百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婚姻家庭教育是一项持续进行久久为功的服务,青山区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求新夯实的服务,传承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幸福健康婚姻家庭,培育积极向上文明新风。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晶晶,李强;编辑:尤允庆;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责任编辑: 尤允庆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