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5月1日,知名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走进包头,开启了一场文化探访之旅。
在一天半的时间里,蒙曼以行进式直播带领观众实地探访怀朔镇遗址、秦长城天盛成段和康图沟段、战国赵长城以及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历史现场与文化展陈的交织,向大家讲述包头深厚的文化历史,勾勒出这座草原钢城多元交融的文化基因。
固阳县怀朔镇遗址是北魏时期的军事重镇,曾是“六镇起义”的起源地之一。蒙曼结合遗址上散落的历史遗迹,向观众讲述当年的相关历史。
在遗址上,蒙曼老师偶然捡起一片非常完整的莲花瓦当。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瓦当,随后被捐赠给包头博物馆,成为这段旅程的珍贵纪念。蒙曼轻轻摩挲着这片瓦当,感慨道:“这个瓦当纹样代表着北魏后期瓦当最基本的纹样。我渺小的人生能和北魏风起云涌的历史连在一起,是我的荣幸。”
蒙曼在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探访
在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蒙曼参观了秦长城文化展厅,深入了解了秦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随后,一行人来到秦长城脚下。此时,春日暖阳倾洒,巍峨的秦长城在山峦间蜿蜒起伏,与北疆壮美的风光融为一体。大家兴致勃勃地沿着步道攀登,一路上边走边聊,讲述着当年的历史,赞叹着眼前雄浑壮阔的景色。沿途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个烽火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随着脚步向上,视野愈发开阔。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起伏,连绵山脉尽收眼底。
下山途中,蒙曼老师碰到了前来研学的小朋友还有慕名而来的粉丝们。小朋友们欢呼雀跃地表达着自己对蒙曼老师的喜爱。来自固阳的市民刘女士和姚女士前来合影,她们激动地表示:“我们在网上看到蒙曼老师来包头的消息,特意赶过来的。”
夕阳西下时,蒙曼行至战国赵长城处。站在栈桥上,远眺夕阳落下。她感慨道:“这里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之一,来到这里就想到了胡服骑射!”古老的长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夜幕降临,蒙曼漫步在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重走“走西口”之路,站在包头原点,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声。
“我们过来是充满期待的,今天我们的收获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期待。包头长城保存的极其完好,形态如此的丰富。”蒙曼表示,“‘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内蒙古有中国最丰富的长城形态,长城长度约7500公里,占到了整个长城体量的1/3左右。所以,这次行走内蒙古之旅来到呼包鄂也是‘长城之旅’。”
“这几天有特别美好的体验。希望把这份美好体验传递出去,希望大家能够看到内蒙古不仅有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还有如此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大家都来看看,理解更加深邃的内蒙古。”蒙曼感慨地说道。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岳宇乐;摄影:许家轩)
(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