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医疗高地|为民守护医保初心
来源:包融媒   2025-05-14


“人生不能有错位,底线必须坚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岗位意味着责任,唯有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守住底线,以夙夜在公的自觉锤炼作风,才能让成长之路走得正、行得稳。”日前,在市医疗保障局组织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讨中,年轻干部周亚芳在讨论中发言。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医疗保障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各项任务,通过深学细悟、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垂范示范 承诺践行强担当

4月11日下午,青山区居民赵雁丽赶到青山区市民大厅医保服务窗口办理业务。因沙尘天气交通拥堵,她赶到服务窗口时,已临近下班时间,可前面还有3个人在排队等候办理业务。大厅医保工作人员高铭安慰她:“不必着急,只要取了号,不管多晚,窗口一定都会为办事人提供延时服务。”

市医疗保障局紧扣“边学边查边改”总体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以“办事群众”和“经办人员”双重身份,深入各级医保服务窗口、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流程体验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医疗费用报销等高频业务办理环节。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的形式,共走访服务窗口25个,体验经办环节40项,现场发现并整改流程繁琐、指引不清等问题43个,推动优化服务流程28个,精简办事材料2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立查立改 深化作风建设

市医疗保障局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工作原则,系统梳理形成涵盖126个具体事项的问题清单,重点查摆“思想松懈”“行为失范”“本领恐慌”等三大类76个突出问题。通过将学习教育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统筹推进、同向发力,累计惠及办事群众及企业3000余人次。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成立专项整改小组,重点攻坚三大领域:一是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覆盖面;二是优化线上服务功能,推动医保码全场景应用,实现18项高频业务“掌上办”;三是设置“老年人服务专窗”及帮办代办窗口,累计为特殊群体提供暖心服务3200人次。通过系列立行立改措施,群众办事效率显著提升11.68个百分点,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全市医保系统开展“走流程、办业务、解难题”活动,通过“实地走、网上办、坐窗口、内部找”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窗口和线上办理平台,亲身感受业务“精不精”、流程“通不通”、效率“高不高”、体验“好不好”等服务细节,解决办事难点堵点问题,改进服务作风,打造“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和“一件事一次办”最优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已体验医保经办环节60项,现场发现并整改流程繁琐、指引不清等问题60个,真正以流程再造推动服务提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医保系统作风转变与效能提升的实效。

自警自省 严守底色彰显本色

市医疗保障局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统制定2025年度《清廉医保建设工作要点》,同步推进纪律作风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专题学习教育暨纪律作风警示教育大会、党组书记讲专题廉政党课、领导班子成员及业务科室(单位)负责人集体签署并实名公示廉政承诺书等系列举措,精准聚焦党员领导干部,持续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和纪律规矩意识。在医保基金监管中,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通过思想铸魂、制度固本、监督塑形三重机制协同发力,为打赢医保改革攻坚战、交出基金监管高质量答卷筑牢政治根基。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医保为民永远在路上。市医疗保障局始终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南针”,从窗口延时服务的暖心承诺,到流程再造的效率革命,再到廉政承诺的刚性约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医保人”的初心底色。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医保系统将继续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作风建设,以枝叶关情的温度办好民生实事,让清风正气浸润医保服务的每个环节,用实干担当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图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