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丨它们用翅膀为鹿城“投票”
来源:包融媒   2025-07-08

图片

东方白鹳


□图日根


近日,包头市林草资源保护站在九原区三岔口村沿黄湿地的例行监测中,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君子”东方白鹳的优雅身影。这一发现不仅是包头湿地监测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大自然对包头生态修复的认可。

与东方白鹳同期入镜的还有黑鹳,它们同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一直被视为湿地生态健康的“晴雨表”。而此次监测,还记录到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普通鸬鹚、苍鹭等十余种水鸟,它们的集体“落户”,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同时也是包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印证。

近两年,包头以系统化治理推动生态修复迈向新高度。去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黄河流域“最强大脑”,启动智慧平台,通过无人机、传感器等设备对5大湿地区域实时监控,实现生物多样性、污染源动态管理。作为我国最高纬度的黄河湿地,也是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交汇点的重要停歇地,南海湿地的变化尤为明显。通过截污净水、生态养殖等举措,南海湖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近地表Ⅳ类标准;同时新建3个鸟岛,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繁殖环境,完成了二海子2700亩湿地修复,湿地面积增加至2992公顷,湖泊面积增加至713公顷,成为包头“万亩生态湖”。随之而来的是,南海湿地鸟类增至2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达14种,创下历史新高。

从东方白鹳的翩跹倩影到南海湿地的碧波潋滟,每一抹涟漪都见证着“工业钢城”向“生态绿城”的蜕变。相信未来,包头将继续执绿色画笔,绘就人与自然深层次共鸣的壮美画卷。

绿水青山终不负,且看鹿城万象新。



(编辑: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