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攀升,我市夜经济逐渐升温,全市各商圈正通过业态融合、沉浸互动及政策支持等,推动城市商业向消费升级加速转变,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我市的街巷商圈也热闹起来。夜经济作为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需求的关键纽带,已成为驱动城市经济繁荣的新引擎。我市正抓住“黄金8小时”,推动城市商业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形成多个颇具影响力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全市各大商圈通过景观升级、文娱演出等复合业态,精心构建出融合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体验于一体的夜游空间,勾勒出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城市夜间消费版图。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场景化+体验式+社交化”的多元消费矩阵正在重构夜经济形态。灯光艺术、主题游戏、沉浸式演出等元素成为夜经济的“流量密码”。
其中,包头金街承载着老包头的晋商文化记忆,明清仿古风格的建筑、老包头戏台、非遗手工艺品,增添了独特韵味;九原横竖街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汇聚各地美食,价格实惠,成为市民夜间解馋的首选;“包棉1958”创新盘活工业文化遗产,用艺术空间讲述老厂房的“时光故事”;包百商圈则涵盖餐饮、购物、休闲业态,商气人气汇聚。还有各大啤酒节和音乐节,为夜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更多市民参与新的消费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九原区横竖街举办各类活动70余场,吸引客流量89万人次,带动消费360万元;包头金街推出活动130余场,接待游客167万人次,带动周边消费4500万元;赛汗塔拉啤酒节吸引游客约25万人次,拉动消费约350万元;7月以来,奥体中心系列演唱会活动带动印象城夜间客流量增加20%……各商业载体不遗余力推出特色活动,让市民享受更优质、更具活力的夜间消费体验,同时辐射周边零售、餐饮业态消费,促进城市夜间经济共同繁荣。
近年来,我市商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部署,聚焦新型消费生态构建,紧扣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培育新型消费热点、优化城乡流通网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重点布局特色商业街区、首店经济集聚区、夜间消费示范区等创新业态。全市消费市场呈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行的良好态势。政府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申报各类国家、自治区级试点项目,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消费场景改造、数智技术赋能、文商旅业态融合方面探索创新,护航市场主体发展,培育夜间经济发展的沃土,推动夜经济街区、商圈成为展现城市文化魅力与现代消费活力的新窗口。
当前,我市新“夜”态正以其丰富的业态、精彩的互动和有力的政策支持,让商业“热”起来,不仅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消费需求,更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夜景图。
(记者:杜森;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