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包头一地旧路换新颜
2025-08-05

近日,中铁一局集团承建的东河区西河下游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迎来重要节点——毛凤章村1号箱涵按期顺利开通,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这项惠民工程迈入新阶段。

“以前一遇到大雨天,人就过不去,回不了家,很不方便,同时对大家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威胁。现在桥修好了,很方便,村民们非常高兴。真是为老百姓解决了出行难的大问题。”毛凤章村村民邢荣激动地同记者分享。

西河下游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治理范围起于包头铁路桥下西河槽,止于二道沙河,河道总长约15公里。工程内容丰富多元,涵盖生态护岸建设、人工湿地构建、箱涵施工、绿化工程等。其中,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的组合工艺,日处理污水厂尾水规模达2万立方米,总占地面积3.22万平方米。此外,项目还包括铺设1550米给水管网、9300立方米浆砌片石、2座框架箱涵、5座挡水堰等,全方位提升河道生态功能与防洪能力。

作为项目推进的“咽喉工程”,毛凤章村1号箱涵于2025年5月30日开工,施工期间,面对7月频繁降雨、地下水位上涨等多重挑战,项目部科学调整工序,抢抓有利天气,最终于7月30日如期完成建设。这座长32.2米、宽10米的箱涵,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限重45吨,使用年限达30年,将不仅成为周边居民出行的“便民通道”,更将为后续河道治理、管道铺设、边坡绿化等工程打通“加速通道”。

东河区西河下游治理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民生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刘帅在采访中介绍,将从四个维度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通过湿地净化与生态修复,减少水体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安全;二是河道整治与岸坡防护工程降低洪涝风险,守护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沿河规划建设亲水步道、绿化带,新增休闲空间,提升居民生活舒适度。治理后水体透明度提高,还将吸引鸟类栖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四是重建2座漫水桥,解决周边居民出行难题,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体系。  

未来,随着工程全面竣工,该区域将为附近居民打造出碧水绿岸、畅行宜居的生态环境,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







(来源:今日东河微信公众号;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