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新春走基层】地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4月,这棚香瓜就能上市,少说也挣4万多元。”正月初六,十二连城乡兴胜店村于儿圪卜社村民张迎春,一大早就蹲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手忙脚乱地赶插着香瓜秧苗。温室大棚里来帮工的几个姐妹,有的插种,有的浇水,忙碌得满头大汗。

“庄户人靠勤劳致富,党的十九大报告让我们农民吃了‘定心丸’,依托现在好政策,加油干幸福生活就会跟着转。去年3栋大棚收入8万多元,加上15亩土地入股,分红12000元,全年收入10多万元。今年争取收入达到20万元。”张迎春信心满满地说。

陪同采访的兴胜店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永说:“2017年2月5日,全村100余名村民领到70余万元土地入股分红款,土地为农民创造了不一样的红利。”

兴胜店村于二圪卜社位于十二连城乡西部,属黄河一级台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户、245人。人均耕地面积少,经营分散,为实现农牧业产业规模化经营、节约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现代化运营,2015年,村领导深入农户调研走访,通过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听取群众诉求等方式认真总结,细化措施,提出方案,推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3月,三永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兴胜店村61户村民达成合作协议,农民将土地入股,通过对自家土地入股流转,农民获得农牧业产业化收入,在作物种植、加工过程中,农民变身产业工人,获得劳务收入。合作社发挥技术优势,把原有土地进行大规模整合,因地制宜整合成30至50亩为一块,通过统一种肥、统一植保、统一管理,合作社农资收储中心对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在科技创新和协作服务的过程中为农牧民增收致富。

“我把35亩土地租给了合作社,去年每亩分红740元,共领到25900元,3年来一共领到分红8万多元,种植大棚收入40多万元”,合作社社员侯虎成满面笑容地说,“通过合作社,不仅种地的收入增加了,可以腾出劳动力外出打工、种大棚、搞养殖、开农家乐,这又是一笔客观的收入。”

“通过3年的合作社经营,我们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得到村民认可。从头一年种玉米,再到改种经济作物,适应了产业结构调整。前两年,每亩纯利润600多元,2017年我们逐步改善经营模式,每亩纯利润达到740元。今后,我们打算整村推进以合作模式为经营主体,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农业走向规模化、现代化、甚至走进数字化作业。”张三永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准格尔旗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稳步推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61个、市级示范合作社6个、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3个,建成现代农牧业节水示范基地16.4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1.8万亩、种养加流通企业37家,认定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家,注册农畜产品商标68个。

“我们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扶强、扶优更多种养殖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发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带领更多农牧民致富。”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吴杰坚定地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玉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