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包头新闻

点亮重建之光——包头市固阳县抗洪抢险救灾系列报道之三

□记者 郭健 张海芳 何志勇

暴雨过后,天空放晴。固阳县兴顺西镇后威俊村村民曹金柱从暂住的邻居家回到自家房子里,搬出两袋被雨水打湿的大米、谷米,摊开晾在屋前。屋内,一道几十厘米长的裂缝深入墙体,仿佛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暴雨的侵蚀之痛。

阳光正好,曹金柱开始晾晒衣服、被褥,谋划今后的生活,“受灾了也不能‘等靠要’,我想着还是把家里的超市再开起来。”

抢修现场。

从后威俊村一路向西通往灾区沿线,市政工人正忙着清理淤泥、修复道路;受灾村庄内,村镇干部正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各安置点上,志愿者们送款送物、嘘寒问暖……

洪水颓然而去,希望已然铺展。一双双援手正在向固阳县汇聚,与不屈不挠的灾区人民一起,凝聚起强大的合力,共同点亮重建之光。

爱心人士送来的慰问品堆放在指挥部前。记者 张海芳 摄

打通“孤岛”

7月19日的一场暴雨,使西斗铺镇张发地村和下小营子村瞬间成为“孤岛”,与外界相连的道路被冲毁,供水、供电、通信全部中断。

灾害来临,象征光明的电成为村民最渴盼的所需。7月19日下午,部分道路抢通后,包头供电局职工张磊和工友们开着应急电源车几经辗转抵达张发地村。途中,为了尽早深入重灾区,他们逆水而行,马不停歇走了3个多小时。

到达目的地后,应急电源车立即投入发电。此后,应急电源车每天从清晨6时运行至晚12时以后,直到村民们都进入梦乡,工作人员才窝在车上小睡一会儿。

“这电来得太及时了,想想如果没有电,村里黑漆漆的,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熬过那几个晚上。”张发地村村民张娥女说。

在保障应急用电的同时,电路抢修工作迅速跟进。7月20日,固阳供电分局抢修人员驱车绕行7个多小时来到灾区,他们迅速行动,展开抢修。期间累计出动人员2255人次、车辆955台次,截至7月28日,固阳县10千伏主线全部抢通,断电的乡村全部恢复供电。

与供电部门一样,交通、市政、卫生、供水、通讯等应急救援人员同步就位。交通部门加快公路抢修,76公里直达线已全线通车,4处危险严重路段加固维修,20多处道路堆积淤泥全部清理;水务部门全力开展人饮井清淤工作,37个村子的42眼井已完成清理;卫计系统对重点区域开展灾后卫生防疫消毒,消杀面积0.9万平方米,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联动出击,高效有序。各部门应急援救人员犹如一个个刚强的战士打通了围困中的“孤岛”,扼住了洪水次生灾害的咽喉,为灾区恢复奔波忙碌,让村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的响应速度,增添了战胜灾害的信心。

让爱升温

雨后的固阳县迎来一轮高温天气,但比热浪更滚烫的是一颗颗涌向灾区的关爱之心。

大灾面前,包头人选择用大爱抚平洪灾之殇。

市财政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紧急调拨救灾资金1200万元,支持抗洪救灾;

市总工会第一时间慰问看望抗洪干部和受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并为固阳县捐赠20万元;

市工商联组织商会协会和民营企业向灾区捐款捐物,截至7月23日共向灾区捐赠款物50.38万元,明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明将捐助受灾最严重的两个村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中国人保财险包头市分公司分别向固阳县、达茂旗捐赠人民币5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

一份份爱心源源不断地向灾区汇聚。截至7月26日,固阳县红十字会已收到捐款915.6万元、捐赠物资价值231.03万元。

与此同时,爱心人士纷纷投入灾区一线参与志愿活动,从事餐饮生意的刘贵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7月19日晚,刘贵军接到固阳县抢险救灾前线指挥部的电话,得知张发地村及周边供水管道、供电线路损毁,村民的吃饭成了大问题,他立即带着3辆餐车赶往张发地村。沿途道路泥泞,载重卡车走走停停,不时需要挖掘机拽一把,几十万元的设备差点陷在泥坑里出不来,相距50多公里的路他硬是从晚上走到了凌晨。

到达目的地,刘贵军立刻点火开灶,为村民们做起热饭。餐车铺展开来,能容纳200人同时就餐。刘贵军和几位志愿者每天从清晨5时干到夜里11时,把一日三餐打理得井井有条。天气炎热,他擦着脸上的汗说: “估计得等到村民能在家里开火做饭了,我才能离开。”

为心疗伤

眼下,洪水已退,但受灾村民的内心仍不平静。

这几天,曹金柱会时不时拿出手机看看,只要看到有下雨的预报,他就会感到紧张。“雨”似乎成了许多村民心中驱之不去的阴影。

大灾过后,包头市心理机构志愿者自发投入到救灾一线,实施灾后心理救助,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心灵家园”。

7月22日上午,包头市心理健康学会会长芳苹、包头市自然健康心理培训学校校长张维华等7位志愿者来到西斗铺镇重灾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走进第一户村民家中时,老两口正躺在炕上似睡非睡,一家人仍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张维华主动引导他们说话,老人半天才回了一句:“我们的痛你们理解不了!”

僵持50多分钟后,老人说只要一闭眼总能感到女儿就在眼前,张维华拿出笔记本和一支笔递给老人,让他们想女儿时就写几句,以此替代思念的痛苦。在一点一滴的交流中,老人说话的欲望变强了,屋里压抑的气氛得到缓和。随后,老大爷领着张维华来到屋外,讲述当时村子的受灾情况。临走时,老人紧绷的面部终于放松了。

在另一户村民家中,志愿者通过催眠,让一位伤心的母亲尽情释放情绪。

灾后黄金72小时内,包头心理健康志愿者们实现了第一次和受灾村民的对话和沟通。“发自内心的面对是关键因素。”张维华说,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将帮助村民早日平复心理创伤。

7月29日,包头市心理健康学会志愿者们再度走进固阳县,对部分参与危机干预的人员进行培训,并成立了固阳县洪灾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团队。今后,他们将和固阳县医疗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为灾区点亮心灵的烛光。

重建希望

这几天,后威俊村村民白玉柱在自家被冲垮的羊圈前转悠,天气转好,他开始重新考虑盖棚圈、草料房子的事了。

“生活发愁不?”正在查看灾情的村干部问。

“已经这样了,愁也没用哇。”白玉柱说。

白玉柱搞了30多年养殖,洪灾发生时,家里的380多只羊被冲走了百十只,鸡和猪也丢了不少。灾情发生后,乡镇干部经常过来看看他,为他安排好衣食住行各种琐事,和他聊今后的打算,还联系市里的女企业家协会帮他找出路。“我也是快60岁的人了,不可能再出去打工,就想着再搞我的养殖算了。”白玉柱说。

眼下,救灾工作进入尾声,灾后重建显得更为迫切。这些天,受灾乡镇的领导和基层干部正挨家挨户深入村民家中摸底登记、征求意见。针对村民最关心的居住问题,西斗铺镇镇长王文敬介绍说,受灾严重的民房经住建部门鉴定后,将给予村民补贴款,用于盖房、迁居或投亲靠友。下一步,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计划对部分村实施整村搬迁。

据了解,灾后重建的相关政策将在8月10日前出台,政策将充分考虑村民房屋大小、结构、院落等情况,考虑村民是否外出打工等因素,力求做到更具针对性。

7月27日,市国土资源局灾后重建工作组深入西斗铺镇,了解灾后搬迁用地需求和适宜搬迁的地块情况,为受灾严重村整村搬迁工作做准备。

下一步,他们将结合当地自然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整村搬迁的选址工作,同时开辟绿色通道,做好整村搬迁项目用地的规划修改和农用地转用报批。

太阳升起,一切都在新生。

未来,在一片残垣断壁之上,重建的不仅仅是房屋,还有大后山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