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乌兰牧骑精神的时代价值

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是内蒙古自治区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也是蕴含着丰富精神内涵的文化宝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回顾乌兰牧骑走过的61年辉煌历程,全面总结和弘扬蕴含于乌兰牧骑事业从产生到繁荣发展历史中的可贵精神,对于内蒙古各项事业均有普遍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对全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族人民团结“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将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乌兰牧骑精神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牢记使命

坚持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

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

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回顾历史,自治区成立之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清朝近300年的封禁政策和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的愚民政策,使边远的民族地区变成文化的荒漠。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伊克昭盟流传于民间的各类书刊报纸仅有43种。1947年,全区没有一所高等教育机构,90%的群众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寺庙依然是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文化中心。自治区成立后,党委政府在着力发展经济、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乌兰夫同志提出:“我们应当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问题,当作一个新课题来研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自治区大力发展教育、广播、报刊、出版、演艺事业,文化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但由于基础落后,再加之经济、技术、自然等条件的局限,宣传文化工作仍然无法完全深入到广大农村牧区。在偏远民族地区,如何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方针,传播科学知识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生活方式,改变长期以来沉淀于民间的封建意识、迷信思想和传统陋俗,显然不仅仅是农牧区群众文化娱乐问题,而是关乎思想文化阵地占领、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人口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战略性问题。对此,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高度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从一些文献记录可以看到,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同志曾多次探讨研究解决方案。在内蒙古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区在实践中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如成立旗县文化站、编印发放蒙汉文通俗读物等,但面对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而言,都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要实现目标,必须组建一支适合地区特点的短小精悍,集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工作队”,实现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乌兰牧骑正是在创建者(自治区主要领导)、组织者(自治区及地方文化部门)和实践者(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反复摸索中产生的。通过试点工作,1957年6月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草原诞生。对建立乌兰牧骑的宗旨和目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在1957年出台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中旗帜鲜明定位:“乌兰牧骑应密切配合牧区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据牧区的民族特点,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进行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令及时事的宣传,提高牧民政治觉悟,发展牧区群众文化事业,组织和辅导牧民业余文化艺术活动,建设与发展自治区的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要求乌兰牧骑的创作演出应具有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地方特点、小型多样,为群众喜闻乐见。在丰富各族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

事实证明,乌兰牧骑在广大农牧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在查阅乌兰牧骑早期资料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偏远农牧区的农牧民在接触乌兰牧骑之后,都在表述着共同的感受:“毛主席和共产党没有忘记住在沙窝中的我们”“你们真是毛主席培养的好娃娃”……这些话语虽然十分朴实,但它传递的信息却是沉甸甸的,说明农牧民在愉悦和快乐的之后,深深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乌兰牧骑的实践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筑牢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祖国的认同基础,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在边疆少数民族群众中生根发芽。

内蒙古自治区之所以能够长期和谐稳定,我们在总结政治经济领域取得的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和总结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光辉实践和取得的成果,“精神力量”所发挥的凝聚作用、引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乌兰牧骑正是展示“精神力量”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之一。

乌兰牧骑模式的产生,是内蒙古党委、政府从战略高度着眼,以因地制宜方式落实党的路线方针的成功范例,是政治原则性和工作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乌兰牧骑队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不忘初心

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60余年间,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累计行程13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6万多场次,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创造了自治区乃至全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奇迹的出现,源自于乌兰牧骑“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能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能够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乌兰牧骑建队之初,装备是简陋的,一辆马车,两块幕布,几盏汽灯,两顶帐篷;队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是“具备初步的民间歌舞和艺术知识者”,按照今天的标准,只是基层“文艺爱好者”。苏尼特右旗第一批9名乌兰牧骑队员中,有旗政府科局干部,有小学教师,还有牧民。就是在这样的主客观条件下,他们笑对酷暑严寒、莽原沙海,和广大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献歌献舞”作为目标,不讲条件,不计名利,牧场毡包、田间地头、林场哨卡、厂房车间,甚至乡亲的炕头,都是他们的舞台。万人剧院不怯场,一位观众不懈怠。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一专多能,每个队员至少掌握4种以上表演技能,在两到三个小时的演出中,每个队员都能表演一二十个节目。他们身兼数职,坚持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建队宗旨,时刻将群众冷暖记在心上,不仅送去欢乐的歌舞,还送去了图书、药品、邮件,群众称他们是“八大员”——社员、宣传员、演员、保健员、理发员、投递员、炊事员、售货员。他们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播散欢乐的使者,是沟通草原和世界的桥梁。人民群众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他们的敬重和喜爱——“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继承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文工团、宣传队和内蒙古文工团的红色文化基因,坚定践行了党的文艺思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的宗旨和方向,正如新华社在1964年的一篇通讯中所说:“乌兰牧骑这个名字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来的含义,它已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深入农村为亿万农民服务的代名词。”1964年《人民日报》在“四赞”乌兰牧骑的短评中,盛赞乌兰牧骑是“文艺战线上的好战士”“为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文化部组织乌兰牧骑在全国开展了近一年的巡演活动,足迹踏遍除台湾之外的全国各地,行程10多万里,演出600场,宣讲30多场,观众近百万人次。巡演活动的开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工作的充分肯定,证明乌兰牧骑精神是展现党的文艺方针的成功范例,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具有全面推广普及价值。

求真务实

坚持观念和手段相结合

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

1964年底至1965年初,《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轻装上阵》《打成一片》《路是人走出来的》《发扬传统,有所创造》4篇短评,盛赞乌兰牧骑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群众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创举”“开创的一条新路”,充分肯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文艺领域的创新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的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只有实现作品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才能够得到受众的欢迎——“入眼入耳”,在此前提下才能实现作品思想的“入心入脑”。

乌兰牧骑从诞生到繁荣发展,始终凝聚着创建者、组织者和实践者的智慧和汗水,不断创新是“长盛不衰”的重要基础。

在形式创新方面,创造了“红色文艺轻骑兵”模式。以队伍短小精悍、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等组织形式,综合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职能,为当地农牧民提供综合文化服务;在表演形式上,注重处理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坚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演,同时吸收各民族优秀文艺体裁。这种适应内蒙古农牧区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居住环境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形式,使文艺工作完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融入基层,深受各族群众欢迎,实现了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内容创新方面,乌兰牧骑60多年共创作各类节目1.3万多个。这些节目虽然产生于不同时期,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持宣传党的声音、宣传新生事物、讴歌时代英雄、颂扬真善美。一份1965年在黑龙江省巡演的节目单上,可以看到27个节目,其中典型的节目有:马头琴独奏《劳动模范娜布其玛》、女声齐唱《草原上建起了钢铁城》、民乐合奏《鄂伦春人民好生活》、演唱《牧民爱读毛主席的书》、舞蹈《草原民兵》、好来宝《牧马英雄》、女声独唱《红旗一代传一代》、安代舞《民族团结赞》等。透过这些节目的名称,我们今天虽然已无法再现当时的演出盛况,但那种充满时代气息、昂扬向上的气场仍然会震撼我们的心灵。60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走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他们与时俱进,在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时代精神融入浓郁的民族艺术,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民族性(地方性)与多样性的最佳结合,用不懈的探索精神开创了面向基层、尤其是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模式。他们用1.3万多个充满正能量的节目,建构了一条绚丽的艺术彩虹,“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又犹如润物春雨,撒播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我们今天宣传、学习乌兰牧骑精神,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乌兰牧骑对党的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创新精神。沉淀于乌兰牧骑精神的核心理念,不仅是文艺战线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深度反思和总结内蒙古自治区70多年来,赢得并长期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规律性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行各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普遍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乌恩 作者单位:内蒙古文史研究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