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拍摄的K263/264次旅客列车水牌
说起K263/264次
这趟全部由女列车员值乘的红旗列车
已经开行34年了
车辆从“绿皮”到“红皮”再到“绿皮”
可一代代列车员的真心没变
我心里的红旗列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首任车队长汪淑琴
▲K263/264次列车员合影
1985年4月15日
呼和浩特铁路局成立了全路第一支
也是唯一一支全部由女列车员
组成的K263/264次车队
担当包头至北京间的旅客运输任务
如同当今的动姐一般
成为了草原铁路的靓丽名片
▲列车员擦拭列车
那时的K263/4次列车
是包头到北京最早实现
夕发朝至的旅客列车
是当时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外出的首选
趟趟满员
▲列车长为旅客送开水
我们要用比红旗列车
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成立之初
首任车队长汪淑琴和党总支书记郭金华
带着车队全体成员
喊出了“要比红旗更红”的口号
▲列车员服务旅客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却太不容易
就拿当时列车上最平常的烧锅炉来说
这在男同志眼里看似简单的事情
却难坏了女子车队的姑娘们
列车员宋娟
至今还记得1987年她第一次参加春运的情景
▲列车员帮扶旅客
寒冬腊月
车外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
入夜旅客熟睡后
当时22岁的宋娟每隔两个小时
就要用大铲子往锅炉里添一次煤
在家从没有干过重活的她
端着盛满煤块的铁锹
手总是抖个不停
锅炉与储煤间不到一米的距离
一锹煤常常添一半洒一半
▲列车员与列车合影
除了烧锅炉
冬天最大的难题要属便池“解冻”
冬季的低温常常将卫生间排泄物冻硬
造成排泄口堵塞
需要列车员用开水从排泄口向下浇
直到排泄物软化
然后拎着拇指粗细
长达两米的铁棍一点一点疏通
排泄物有时会溅在衣服、手臂,甚至脸上
开水遇冷腾起的蒸汽
混合着排泄物的味道
总是让“胃浅”的宋娟吐了又吐
▲K263/264次旅客列车列车员整装待发
春运结束后
宋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
用自己的劳动和服务
赢得旅客的尊重和肯定
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红旗列车”奖牌
1993年
K263/264次列车被原铁道部命名为红旗列车
并连续26年蝉联此殊荣
成为草原铁路的骄傲
▲“全国青年文明号”授牌仪式
1995年
K263/264次女子车队获得
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车队长刘亚丽在人民大会堂汇报演讲
▲车队长刘亚丽在人民大会堂汇报演讲
用高标准服务旅客
旅客竖起的大拇指
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现任车队长吕凤仙
▲现在的K263/264次旅客列车列车员
34年来
K263/264次列车一代又一代列车员们
坚持用汗水打造红旗列车
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马威 史学勤 乔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