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一个国贫户的脱贫路

“估计快了,快起,老汉!”老伴儿一边催促,一边坐起来,拉着了电灯。吕兰柱一个机灵爬起来,下地就出门,动作敏捷得像家里的大黄猫。

生了,生了,一番折腾后,又一只纯种澳洲白羊羔出世了!“八个纯宝宝了。咱们把纯种的澳洲白都留下,把本地品种逐步淘汰卖掉。这些纯种的宝宝长大,配上咱们纯种的澳洲白公羊,以后全部是纯种的澳洲白了,咱们就发家致富了。”

吕兰柱喜得脸上微微冒了汗,老伴儿也兴奋地不住抚摸着羊宝宝。一连三天,接受胚胎移植的十几只羊集中产羔,但喜悦冲淡了疲倦,老两口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来。

时间倒回三年前,固阳县电报局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入户开始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来到新民渠村小组吕兰柱家时,看到两位老人身体状况都不好,吕兰柱患上了高血压,老伴儿得了间歇性心脏病,需经常服药。2017年上半年他们被识别为国贫户。

享受到了低保政策,老两口却更沉默寡言了。“唉!到老了,活成个贫困户了,羞了哇!”

驻村第一书记张俊和驻村队员李治辉多次上门给老两口疏导,并细细地给他们解释各类扶贫政策,鼓励他们振作起来。几次以后,邻居们发现吕兰柱不再像过去一样絮叨自己的不幸,而是专注于驻村工作队发放的各类政策宣传资料,“贫困户种植黄芪,每亩补贴500元。政府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还给补贴钱。这么好的政策,还不发展,说不过去。”

于是,吕兰柱当机立断,赊种子、雇农机,当年种了四亩黄芪。每次张俊领着驻村工作队员走村入户到新民渠,一进村口,就能看到吕兰柱在自己的黄芪地里,或拔草松土,或驾着三轮车拉水浇地。“我的黄芪长势咋样?只要下功夫,就没有长不好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亩黄芪来年纯收入就实现25000多元。2018年底,吕兰柱老两口脱贫。

吕兰柱专门给驻村工作队员打电话,请大家喝喜酒。队员们既高兴又感动,虽然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但还是抽时间专程到他家表示祝贺。“我们要大力宣传您,老而不服老,自强不息自主脱贫的事迹,激励其他贫困户向您学习。”李治辉说。

黄芪有了收入,吕兰柱又算计起来:“羊现在行情不赖,一斤带骨羊肉20多块钱,一只羊羔七、八百块钱。买羊政府还给优惠政策,一只母羊补贴600块,一只种公羊补贴80%。”看着热情满满的吕兰柱,张俊跟他一样兴奋:“对,吕大爷,我们大力支持你。准备买羊,我们帮你协调内蒙古小尾羊公司,他们有好品种。”

说干就干,一周后十几只基础母羊在吕兰柱院外大树下的网围栏里安营扎寨。

转眼间,又一年的羊品改良工作开始了。驻村工作队给电报局村争取到了固阳县的改良政策,实施胚胎移植,移植一枚胚胎1500元,政府全部买单。但往达茂旗小尾羊公司养殖基地送羊、往回拉羊的费用需村民自己承担,很多村民因此不愿意参加。

吕兰柱组织部分村民专程去基地实地察看了澳洲白品种。“这品种就是好!那大羊脊背就比本地羊宽,身子又高又长,一看产肉率就高。羔羔明显比本地羊羔大,卖的话价钱能差300来块。”吕兰柱回来向村里养羊户宣传,并跟工作队说,不仅要把自家现有的羊拉去改良,还要从小尾羊基地再买几只基础母羊和一只澳洲白种公羊。

集中把全村参与改良的基础母羊送往达茂旗小尾羊养殖基地时,吕兰柱是最有力的组织者,他不仅自己从县城雇用了专门的车辆,而且代表村民直接与小尾羊基地负责人对接,安排改良事宜。

四个半月后,胚胎移植的母羊进入产羔季节,便有了开头喜气腾腾的一幕。

“羔羔也下下了,这下放心了哇。快睡一阵儿哇,熬坏呀。”老伴儿关切地唠叨。

“睡!”皓月当空,两位老人酣然入梦,脸上漾出满足的笑容,梦里成群的羔羊向他们涌来。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