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朵兰戈尔 转移牧民温暖的家

“过去我的生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后来围封禁牧,搬到了百灵庙镇。当时可愁坏我了,没了牛羊,今后咋生活?从几千亩的草场一下搬进几十平方米的楼房,会不会憋出病来?”家住朵兰戈尔社区的周三娃过去是达尔罕苏木乡金旗嘎查的牧民,说起禁牧转移时的担忧,他不住地摇头。

为服务好、管理好聚居于百灵庙镇河东东南部的1701户禁牧转移牧民,2015年,朵兰戈尔社区应运而生,为转移牧民架起连接新生活的桥梁。

“朵兰戈尔”蒙古语译为温暖的家,在这里,转移牧民们不仅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而且也让自己的小家越过越红火。

产业帮扶“提”收入

“社区免费为我们举办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培训班,邀请专业的老师讲解技术要领,还提供场地和材料,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参加。”禁牧后,转移牧民娜仁花通过培训学习,开起了一家民族服饰专卖店,“过去我以放牧为生,现在民族服饰制作成了我的主要收入来源,赚的比以前更多了。”

娜仁花将蒙古族皮雕与刺绣相结合,实现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碰撞。制作的蒙古头饰、蒙古袍腰带等,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些买家甚至还专门上门订购。

为拓宽转移牧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他们的收入,朵兰戈尔社区党总支定期联合旗就业局、民委举办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家政服务等实用性技术培训,像娜仁花这样依托社区技能培训班走向新生活的转移牧民还有很多。

“各位老铁,这是我们达茂旗自产自销的牛肉干、奶制品,绝对是纯天然,绿色无添加。”面对网络直播镜头,身材高大的蒙古族小伙吉日格拉熟练地介绍着手里的特产食品。从草原牧民到带货网红,吉日格拉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为居民搭建网络直播带货平台,免费提供直播场所,帮助联系供货商家……这些都为社区转移牧民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新渠道”。朵兰戈尔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娃向记者介绍说。

解除民忧“促”和谐

“蒙古族的人们喜欢唱歌跳舞,过去在草原上无拘无束,想唱就放开嗓子唱,想活动就骑上马在草场上跑两圈,天蓝草绿自由自在。可是刚来到城里,感觉活动的场地实在是太少了。”社区居民萨日娜说。

针对这一问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边压缩办公场地,一边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争取资金支持,建设了5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各类健身器材、歌唱设备、舞台道具、棋牌室等一应俱全,社区还专门开办了民族舞蹈、老年模特、广场舞、书法绘画等课程,并邀请专业教师定期为居民上课指点。

“过去草原是牧民们的天然健身房,现在在社区里我们也有了现代化的娱乐健身打卡地。”萨日娜谈起现在的生活,满是隐藏不住的幸福感。

搬到朵兰戈尔社区后,社区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让牧民们十分感动。他们也积极行动起来,用志愿服务的形式,帮助更多转移牧民尽快适应新生活。

高娃告诉记者,如今,朵兰戈尔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拥有16位志愿者,成为社区响亮的名片。

贴心服务“圈”幸福

走进朵兰戈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楼道内贴满了各类社区活动的照片,扑面而来的温馨感让人心里顿时暖洋洋的。

社区服务大厅内设有基层党建、劳动就业、社区援助、残疾人服务等窗口,转移牧民户籍所在地苏木乡镇也在这里设了办事处,同时,配备“蒙汉双语”专职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中医、西医、蒙医全科医疗机构,针对社区中老年人较多的情况,我们还专门设立了高血压基地,让社区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接受安全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高娃介绍。

记者了解到,除了医疗保健服务圈,社区还打造了其他三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即生活照料服务圈、情感沟通服务圈、文化娱乐服务圈,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

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社区创造性地探索出“1241”服务模式,即搭建一个社区与转移牧民户籍所在苏木乡镇的联动平台,推行“蒙汉双语”特色服务,推出四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满足群众的需求当作唯一目标。

2019年,朵兰戈尔社区“1241”服务模式荣获全区首届基层党建创新特色案例,包头市城市基层党建优秀案例。就如同达茂旗百灵庙镇党委决定成立朵兰戈尔社区时设想的一样,通过就业、帮扶和服务等一列措施,朵兰戈尔在社区与牧民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实习记者 苗雨蔚)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燕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