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文明风尚涵养城市幸福

一宫三鹿环岛。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从2005年,包头市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至今,“文明细胞”就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文明之花正在鹿城大地美丽绽放。如今,真诚热情的微笑、文明礼貌的话语已经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不仅成为市民举手投足的人文习惯,更奠定了历久弥新的城市底蕴

9月2日,一场秋雨过后,傍晚的鹿城出现彩虹与晚霞“共舞”景观,城市颜值爆表。市民们纷纷在微信朋友圈晒出美图,几张“交警清理雨水箅子”的照片同样走红网络。

“狂风大雨中吹落的树枝、树叶等杂物被集聚在了路边的雨水箅子,导致路面积水,我当时正在钢铁大街与幸福路交叉口东北角等红灯,看到执勤交警在疏导交通的同时,徒手清理雨水箅子上的树叶等杂物,觉得很感动,随手就拍了几张照片传到了网上,没想到得到了那么多人的点赞。”市民袁少雄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当日大雨过后,他用镜头记录下了这温暖的一幕。

“能够生活在这样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网友小丹的评论说出了不少包头市民的心声。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从2005年,包头市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至今,“文明细胞”就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文明之花正在鹿城大地美丽绽放。

党政机关:“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城市温度

“现在办理各种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市民欣喜地发现,一次办结已成为常态。

如今,这样暖心、便民的举措在我们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中随处可见。

129个事项“最多跑一次”、24个事项“零跑路”、14个事项办理结果在自治区范围内免费包邮、在施工现场设立绿色围挡、施工垃圾随时装袋清运、车辆礼让行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绣花”般细致入微的城市管理处处显现“城市温度”。近年来,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让市民在享受便捷城市服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有魅力、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文明。

同时,为了进一步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融入城市改革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我市以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以履职尽责、勤政为民为重点,开展“从我做起我尽责”“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活动。依托中心组学习、“包头微学习”“学习强国”理论微信平台、基层大讲堂等载体,全市2000多个基层讲堂、2000余个远程教育“网络讲堂”主动做好核心价值观解读释义、典型宣讲。一次次学习、一个个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知责思为、开拓创新,谱写了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的新篇章。

企事业单位:爱岗敬业 实干圆梦

在北重集团,戎鹏强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18岁进厂,在深孔镗工这个岗位35年,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兵工人屡破国外深孔技术壁垒,多次创造深孔镗领域“中国第一”,加工良品率达99.5%,几乎以“零误差”解读着什么是“敬事而信”。

在戎鹏强众多的荣誉中,他最看重、最敬畏的就是全国道德模范和大国工匠这两个代表至高荣誉的“头衔”。面对私企老板高薪聘请,他说:“作为一名兵工人,掌握军工技术就要服务国防,给私人老板打工收入会更高,但那不是自己的追求,那就是为钱而奋斗了,就没有国家荣誉感、岗位使命感,有可能自己的技艺就没了,不能对不起国家的培养。”

戎鹏强不但是工友们眼中的技能尖兵,更是践行“爱岗敬业·实干圆梦”准则的典范。几年来,我市以国有企业为示范引领,以创先争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在国有大企业中开展“塑造忠诚员工、打造诚信企业”主题实践活动;在窗口单位开展“文明杯”竞赛活动;在个体企业中开展“诚信劳动、诚信经营”活动,引导员工形成“我以企业为家、企业以我为荣”的价值取向,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让爱岗敬业、实干圆梦成为全社会遵从的良好风尚。

中小学校:守护文明 助力成才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市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或万余师生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倾诉家国情怀、或书声琅琅致敬经典、或对话新时代签名寄语、或承志起航“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成人礼”、或走进文化艺术中心感悟家乡美、或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或“童心”巧绘节日习俗、或共驻共建生命安全教育……爱国、成长、感恩、希望、传承、安全、志愿……第一天、第一课,朝气蓬勃。

“少年强、青年强则国强”。为了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成看得到、摸得着的行为准则,激发青年一代责任担当、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激励青少年刻苦学习、发奋成才,我市各大中小学校不断创新形式、内容、活动载体,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培养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为了给广大乡村少年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2011年,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专门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课外活动场所的平台应时而生。九年间,我市相继建成100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958个兴趣小组,涵盖道德实践、科技创新、文体娱乐、技能培训等方方面面,每周三、五下午,孩子们尽情参与到兴趣小组集中活动,自由随性学习,30余万城乡未成年人受益。在这里,孩子们变身小科学家、小音乐家、小诗人、小画家、小棋手、小民俗传承人……在很多家长看来,乡村学校少年宫最大的好处,除了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变得更加活泼、自信了,他们觉得“我也行”“我不比城里孩子差”。

文明家庭:传承美德 引领风尚

从2008年至今的十多年间,每年助残日,家住达茂旗百灵庙镇呼恒乌拉街社区的侯香桃、党成事夫妻都要进行帮残、助残募捐活动,2017年夫妻二人申请加入“包头生活便民一点通志愿者协会”、717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几百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夫妻俩第一时间成为社区志愿者,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十几年坚持做公益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2020年,侯香桃一家被评为全市文明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天下之本在家”。几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了文明家庭、最美孝顺儿女、“十星级文明户”“百佳农牧民”等系列活动,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评选最美孝敬儿女家庭,开展“道德致富传帮带”工程,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广泛搭建诚信建设、节俭养德等文明家风创建载体,让文明之花在每个家庭绽放。

“在窗口办理完业务时,工作人员看我行动不方便,主动来搀扶我,我特别感动。”市民李大爷说。

“早晨送孩子上学穿过斑马线时,有司机师傅主动停下来等我们,我儿子每次都会大声说一声:谢谢叔叔。”市民张女士说。

“我是一位准妈妈,如今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到公共场所,总会得到陌生人们特殊的‘关照’,给我让座、让我优先,我觉得我们的这座城市真是太有人情味儿了。”市民李女士说。

城市生活事无巨细,文明风尚无处不在。如今,真诚热情的微笑、文明礼貌的话语已经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不仅成为市民举手投足的人文习惯,更奠定了历久弥新的城市底蕴。

人人行动,鹿城的文明之光将会更加耀眼。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鹿园 宫伟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