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打通产业链“堵点” 构建包头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刘宇

编者按: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全球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可以预料,国内外经济都将进入非比寻常的深度调整重建期,包括市场格局及其规则的调整重建、宏微观层面产业链调整重建、科技创新重点及其竞争调整重建等等。面对新形势,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基于此,在逆全球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包头市亟需打通产业链“堵点”,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坚持“自主创新”,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抓发展,构建包头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打通产业链“堵点” 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构建包头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是应对复杂严峻外部环境的有效保障

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头市制造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日益险峻,逆全球化不断抬头,技术引进难度增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包头市以制造业立市,改革开放以来,包头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逐步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拥有内蒙古最大的钢铁、装备制造和稀土加工企业,成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原材料、稀土、装备制造和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但是,包头市在全国来看依然是欠发达地区,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包头市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如何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通产业链“堵点”,构建包头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当前阶段,技术引进仍是包头市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口先进生产设备、关键工业半成品和元器件等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质量提升等,均是包头市制造业技术引进的有效方式。随着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力度加大,下一阶段我市技术引进的难度将明显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包头市内不少制造业企业受到产业链断链的困扰。包头是制造业大市,但产业链控制力不强、关键技术领域制约瓶颈日益凸显,导致包头市制造业附加值不高,在全球价值链上增值能力较弱。一段时间以来,从政府层面到行业、企业,包头市的“补链”之举层出不穷。一方面,包头市注重对自身产业链进行合理布局,在市内和周边旗县区配套足够完善的产业;另一方面,配合地方在新项目的招大引强上,对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缺。但是,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受到明显影响,因此推动产业链创链、补链、固链、强链已经刻不容缓,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构建包头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是“十四五”期间我市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有效保障。

构建包头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包头市已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较大比例工业门类的地区。但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国民经济循环不畅,制造业的创新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制造业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仍然不够完善,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虽然“十三五”期间,包头市企业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企业普遍还存在研发投入不够、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制造业基础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关键技术供给不足。包头市制造业企业在“十三五”时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许多生产技术上都有了突破。下一阶段,能否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实现普遍突破,成为构建制造业新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关键技术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前我市研发投入水平较低,而且研发投入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更低,更侧重于试验发展。包头市企业在应用研究方面参与较少,能否全面激发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动力,在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将是“十四五”期间包头市制造业能否进一步构造新优势的关键。

构建包头市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打通产业链“堵点”,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确保经济稳定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美国对我国遏制打压不断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向区域化、多元化调整。在逆全球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包头市产业链安全面临一定挑战。制造业在包头市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压舱石,但作为制造业大市,我市仍存在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新兴、高端、高附加值和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较少,急需突破链短、链断、链弱、链缺的发展瓶颈和短板。“十四五”时期,为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需要坚持“自主创新”,紧紧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传统制造业“低碳化”和“清洁化”,构建制造业新优势,发挥制造业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增强包头市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打通产业链“堵点”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面临的挑战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这是包头市的重要机遇期,我市亟需稳定产业链,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持续固链、补链、强链,进而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涵盖原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制造以及流通、消费等环节。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包头市如何打通产业链“堵点”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明晰研判目前的困难与挑战是首要任务。

首先,创新能力薄弱,专业人才不足。虽然包头市制造业规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强劲增长,但是自主品牌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竞争尤为激烈,高端环节未掌控在自己手中。包头市制造业在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基础能力等方面仍然相对薄弱,“卡脖子”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创新能力薄弱,难以达到预期水平。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业的从业人员。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制造业的专业技术还要熟悉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流程,这样的人才相对稀缺,包头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政策优惠条件无法与发达地区同日而语,而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推动技术水平升级。2020年出台的《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中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充分考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及外来务工等人员子女入园入学需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户籍、学籍等均有优惠政策,充分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但由于人才要素需要长期积累,供给保障不足导致我市国企管理层稳定性比较差,并且制造业工人的地位不高,社会认可度不够,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难招难留问题非常突出。

其次,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基础配件供应不配套。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上游原材料的价格、融资成本、人工成本将呈持续稳定上涨之势,由于制造业是高竞争性行业,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很难把成本上涨的压力向下游传递,因此我市制造业今后将长期面临成本上涨快、效益提高难的矛盾。同时,高端电力装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诸多主机的发展相对较快,但许多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发展滞后,严重地受制于进口,企业产品生产不能同时兼顾深度和广度,存在质量不稳定,保障能力不足,原材料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发展制造业必须解决产品生产的配套问题。

再次,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产业链调整、产品更新升级等环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这些企业成功经营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化基础良好,有客户数据基础,可以自主地实施信息化项目,这样的企业在包头市占比并不多,能够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的企业有限,数量少,规模小,信息化应用程度低,制造业信息化没有真正应用到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包头市国有企业自身信息化普及程度低,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有限,小微企业信息化意愿强,接受程度快,但因资金、人员等因素限制无法完成企业信息化任务。与此同时,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信息服务业、物流业等服务产业不能跟进步伐,不能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制造业对服务业的要求更高,企业与相关服务业沟通有待改善。

●打通产业链“堵点” 构建制造业发展新优势的建议

包头市制造业产业科学统筹规划,“东铝、西钢、南高、北装”的产业布局业已成熟。包头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一直处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早在“一五”时期,包头即被确立为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发展基地,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制造业对于推动包头市经济发展进程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是党中央深刻研判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精准破解“大而不强”难题的关键一招,制造业是国家的筋骨,作为推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战场,包头市应该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全供应链融通的生态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协同上下游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好转。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链重在强。实现这一目标,须由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双管齐下、凝聚合力,在“卡脖子”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就企业而言,要从关键技术的缺失中看到自身机遇,强化重点技术攻关,实现过硬的国产替代。对政府来说,则须在“十四五”规划中予以重点关照,特别是强化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全力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夯实包头市制造业基础能力

优载体提升创新能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打造支撑包头市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链和标准链。破解创新载体资源分散、力量单一的难题。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创新链协同,以企业为主导,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模式,组建一批以产业化需求为导向、应用创新为主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载体,强化全行业共性技术供给。包头市的装备制造业有集聚优势,要加快推进其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梳理包头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尽快降低对外依存度,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留在本地。补短板开展技术攻关。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牵头开展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强与中央项目对接联动,促应用加快基础再造,支持包头市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基础再造、工业强基等工程。坚持以应用为牵引,出台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支持政策,研究制定包头市基础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以庞大的市场需求倒逼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

创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增强包头市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创新内外协同模式。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促进,围绕“核心技术、关键资源、知名品牌”等领域,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深化创新合作,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点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加强创新资源汇聚和技术交流,推动我市产业自主可控水平提升。

创新两业协同模式。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服务型制造。包头市要加快建设运转高效、网络安全性高的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以提高信息收集、传输、分析、整理的速度为宗旨,建设“包头至北京双路由(G6、G7)高速光纤传输系统”项目,力求解决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制造业信息化保驾护航。充分发展软件新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包头市要以软件研发、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为重点,发挥国家级软件园优势,以内蒙古软件园、易云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平台,贯彻《内蒙古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空间、提供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吸引和聚拢与包头市制造业相关的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实现制造业企业与软件信息的融合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依托包钢集团、北方股份、一机集团、希望铝业、华鼎铜业等大中型企业,建设包头市乃至全国的行业信息化共享平台,针对制造业不同行业的产品、流程、研发、国内外交易情况收集数据,数据上云达到共享、交流、互促的目标,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整体布局、产品转型升级提供可参考意见,助力制造业企业产品链条延伸,实现优化升级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售后服务。通过数字化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积极引导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各方面要素融合共生,促进制造业高端化的发展。要守住产业链安全底线,要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尽快构成并完善产业链动态监测的预警系统;要积极推动呼包鄂产业链常态化应急协同响应机制,为国家的核心产业链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先进性贡献包头的力量。

强化要素支撑,优化包头市制造业发展环境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我市已出台《包头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全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的核心。包头市全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2020年12月中国新产业峰会在包头市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包头市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49个协议总投资676亿元的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创新服务,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拓展创新空间,持续推进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管理等创新”。实际调研中,有企业仅注册一个抖音账号就花了两个月时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服务,指导和支持市场主体持续推进商业模式、管理等创新。当下,特别是要积极地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开展网络营销实战培训等方式,支持中小传统企业发挥专、精、特、新的优势,应用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直播平台开设网店,引导中小企业运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网络零售。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招才引智战略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政府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走访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因企施策,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精通制造业企业生产规律和信息化新技术手段。一方面政府不断优化人才住房、医疗、教育、科研经费补贴等优惠政策,破除制约科研人员研发的束缚,积极吸纳专业人才;进一步发挥包头市高校、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加快提升包头市高校、科研院所需加快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交叉融合的迫切需求,以及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加快院校企合作,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能级。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产业工人地位待遇问题,建议完善市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进机制,优化产业工人队伍的规划培育,研究完善适度放宽人才落户和提高产业工人待遇的有关政策。另一方面,鼓励以信息化技术领域项目为载体,重点对接高校、研究院等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成立的大数据中心和沈昌祥院士领先成立的“可信计算信息安全院士工作站”,吸引国内外高信息技术含量的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进驻我市,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制造业人才和项目培养和输出基地。其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人才模式,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协议,实施委托和定向培养方式,创新本土制造业企业技术从业人员科研环境,完善从业人员奖励和绩效机制,激发从业人员刻苦钻研的热情。在保障人才充分供给的前提下,要从打造产业链角度出发考虑,保障土地的供给。土地要素供给是产业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实施的关键环节,要想方设法加大对产业用地的供给,确保好的产业项目能够有土地空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