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焕发新生 一部手机就能管好温室农业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拂过,大地迎来勃勃生机。在包头市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光温室中,甜瓜苗正在郁郁葱葱生长着。“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数据,既精准又省力,品质控制得还稳定,真是好。”科技赋能农业,让这位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该合作社理事长李旺荣欣喜不已。


包头市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地110亩,总共建有42栋日光温室和大棚。从去年五月开始,在市农牧局的支持下,该合作社采用温室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自动卷帘控制、智能放风、土壤温湿度监测等智能化田间管理系统,在减肥增效的同时还降低了人工成本。

“过去我们都是靠经验种植,出来的产品不一致,品质也不一致,现在我们完全是靠数据来工作,只要输入数据,智能监测系统就会根据土壤监测的情况,得出作物需要什么肥料,我们根据它的提示随时改变施肥配方,只要把配好的肥放进智慧施肥机,开关一按就开始施肥了,再不用人工管理。”自从温室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李旺荣没想到原来种地可以这么轻松,以前一个大棚至少需要8个工人,现在只需两个人照料一下就可以了。“去年我们两茬的比较结果显示,一亩地比没用智能化设备之前,平均增加1500元钱收入。”李旺荣说。

近年来,我市把大力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加以培育,大力推进设施农业领域的自动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使农业基础设施智能化迈上新台阶。

在土右旗敕勒川农博园的智能化控制室中,一块大屏幕就能将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中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温度、湿度、日照条件、二氧化碳浓度等数值一一展现,再通过物联网技术,使作物始终处在最适宜生产的环境中。作为我市智慧设施农业示范点,敕勒川农博园总投资2.7亿元,占地面积5000亩,每天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企业、合作社等新型职业农牧民络绎不绝。据内蒙古敕勒川现代农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继元介绍,如果采用传统农业方式种植,他们至少需要三四百人,现在只需三四十人,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同时采用光热水肥,能最大限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生产出来产品的品质特别好。“农业实现智能化,可以大幅度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农民看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曙光,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民这个职业也成为一种非常风光体面的职业。”周继元说。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可以打破服务农业发展空间布局的限制,实现减肥增效,使作物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同时,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连接到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帮助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及时操控,实现管理可视化。有效缓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人难题,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截至目前,我市设施农业应用农业物联网设备共计247栋、387亩。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发展定位,市农牧局将整合项目资金,发展智能“车间农业”。

“重点将加强智慧农业在日光温室内部的应用,提高自动放风、智能灌溉、智能补光、植保监测等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比重,推动农业从‘种子’到‘筷子’的科技赋能和链条拉伸,把设施农业发展成生产自动化、监管智慧化、管理组织化、营销品牌化、服务整合化的‘五化’一体现代农业新模式,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农畜食品产业基地。”市农牧局设施农业科工作人员杨宁说。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建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