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火红年代的华美乐章 重温中国二冶建设包钢1号高炉的激情岁月

959年10月15日,包钢1号高炉出铁。一炉铁水烧断了内蒙古寸铁不产的历史,为包头这座工业城市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风卷云舒,转眼间一个甲子有余。“齐心协力建包钢”,这段上世纪50年代的佳话,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度提起,也让包钢建设者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凝望阴山脚下、黄河北岸郁郁葱葱的十里钢厂,四月的清风吹开了尘封的画面——

拔地而起的包钢1号高炉建设现场,飘扬的红旗下,推土机、铲运机、翻斗车、汽车一字排开,犹如一字长蛇阵;入夜,高炉工地上灯火通明,汽车在跑、焊枪在响、振动棒在抖动,劳动号子划破夜空……在威武雄壮的建设大军中,中国二冶铁军铿锵的脚步,势不可挡。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包钢作为新中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的重点项目,拉开了大建设的帷幕。数以万计的二冶建设大军,为包钢1号高炉的建设奉献了青春热血。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重温包钢建设初期那段艰辛而充满激情的岁月。

1958年6月14日,包钢1号高炉举行开工典礼。(来源:中国二冶集团)

奇迹 21小时完成174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啊,草原千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再见吧绿色的草原,再见吧美丽的家乡,为了远大理想像燕子似的飞向远方……”歌声飞旋,时间回溯。历史指针指向了上世纪五十年代。

1954年,中国的正北方,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坐标,定格在了包头——一个被称为“有鹿的地方”。

茫茫草原戈壁,春季狂沙肆虐,夏季酷暑难耐,冬季风雪交加。恶劣的自然条件,没有电、没有路、没有水,薄弱的工业基础,要建设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新中国首批三大钢铁企业,势比登天还难。

英雄的中国人从不畏惧艰难,包钢的建设者们胸怀建设包钢的壮志,从祖国四面八方集结而来。

包钢的工程建设投资巨大、工程浩繁,需要一支技术精湛装备精良的施工队伍承担建设任务。重工业部直属建筑工程公司和鞍建包头分公司(中国二冶的前身)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组织精锐,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在初春的风沙里,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这片荒野。

他们身背行囊,头顶烈日,脚踏荒原,开始了包钢一期工程的大规模建设。

包钢炼铁厂1号高炉。(来源:中国二冶集团)

当时令人瞩目的包钢1号高炉容积为1513立方米,设计年产量为90万吨,是具有世界水平的高度自动化的大型高炉。

1958年4月28日,包钢1号高炉建设破土动工,建设者在高炉工地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建设高潮,推土机、铲运机、翻斗车、汽车一字排开,犹如一字长蛇阵。

沉寂多年的荒野被机器轰鸣声震动了,搅起漫天风沙,落在人脸上,犹如刀刮一样疼痛,不用油彩涂抹,一个个都成了舞台上的“大花脸”。

尽管施工条件艰苦,广大建设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用奉献激励自己,用激情燃烧自己,无论工作有多么困难,施工有多大风险,他们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建设者们不惧艰难困苦、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精神,展现着冶金建设工人的时代风骨。

高炉的基础工程是百年大计之根,打好基础是工程的命脉。因此,中国二冶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高炉基础混凝土浇筑指挥部。由于时间长、任务重,混凝土用量大、劳动强度高,需要在24小时之内将174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完毕,因此,指挥部下达分区分片进行流水作业的指令。

随着指挥部指令的下达,只见无数强光灯照射在一个个施工区,拉运混凝土的翻斗车风驰电掣般飞奔,手推车将跳板压得嘎吱嘎吱响,捣固工人用振动棒将混凝土捣固夯实,蓝色透明的焊火似节日的焰火,又像从地面飞腾起的霓虹,辉映着绮丽多姿的建设图景。

入夜,高炉工地上灯火通明,探照灯把黑夜剪成碎片,明如白昼。机器振动的声音,划破了夜晚的寂静,整个混凝土浇筑现场红红火火一片繁忙景象。汽车在跑、焊枪在响,振动棒在抖动,建设者用汗水夯实基础,用笑声和劳动号子声浇开成功的花朵。

在建设者挥汗如雨的拼搏下,整个浇注时间比计划提前了3小时。中国二冶高炉基础混凝土浇筑指挥部用时21小时完成了174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创造了全国最快的浇注速度。

1958年4月至1959年9月,包钢炼铁厂1号高炉。(来源:中国二冶集团)

骄傲 让一炉铁水烧断寸铁不产历史

艰苦的年代,想要创造奇迹势比登天。但包钢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建设奇迹,也创造着属于二冶建设者的骄傲。

1958年9月21日,1号高炉炉体外壳金属结构的施工进入安装阶段。建设者们穿着胶靴,额头滚动着汗珠,全身心投入,无半点懈怠,整个施工现场呈现出万马奔腾之势。

蓝色的焊花似节日的烟花、从地面上腾起的霓虹,辉映着绮丽多姿的图案,日月星辰将劳动者的身姿映射在碧空上。

无暇吃饭,二冶建设者们就一边嚼着馒头,一边挥动着震动器,像猛虎扑食;有的开车疾驰,像骏马飞腾;有的像急行军战士扑向战场,勇猛向前。承担安装任务的二冶人连续奋战30天,首先完成高77米、自重360吨的40吨塔式起重机制作任务,为包钢1号高炉炉体安装提前做好施工准备。

与此同时,为提前完成高炉护壳任务,职工们千方百计地分段安装护壳,仅仅用了28天时间就成功完成了1号高炉炉体外壳安装任务,创造了全国炉体外壳安装的新纪录。

1958年10月8日,1号高炉三座热风炉开始安装。每座热风炉高43米,重150吨,焊接缝长达1公里,原计划45天安装一座。二冶24名青年组成青年突击队,吃住在工地,日夜奋战了7天零16小时,竖起了两座热风炉。然后一鼓作气干劲倍增,在两天半时间里又竖起了第三座热风炉。

三座热风炉的安装共用10天零4小时,创造了高炉热风炉快速安装的新纪录。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建设者肩负着光荣使命,用沸腾的热血浇灌基础,用双臂支撑钢梁铁架,1号高炉拔地而起,堪与大青山比高低。穿着黑盔黑甲的钢铁巨人挥霞拨云,炉火熊熊,铁水奔流,一炉铁水烧断了内蒙古不生产寸铁的历史,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包钢建设者用双手、用肩膀、用心灵、用智慧建成了包钢1号高炉。当时,《冶金报》称赞包钢1号高炉建设速度“创造了世界纪录”。

1959年10月15日,包钢及二冶的代表近万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1号高炉出铁。历史也记录下了包钢建设者――中国二冶青垂史册的美名。

建设场景。(来源:中国二冶集团)

铭记 见证新中国最早钢铁建设“铁军”力量

历经沧桑,洗尽铅华。包钢1号高炉的诞生不仅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典范,更是中国二冶人在火红年代用一腔热血创造的奇迹。

1号高炉投产后,又碰到了风口大量破损的难题。据统计,开炉后的8个月里,风口累计损坏就达到1700多个,最多的时候,一天损坏24个风口。

频繁的风口损坏,造成高炉频繁休风,一旦休风,就要影响生产。

在建设队伍中,有一位革新能手,他叫刘志祥。1号高炉出铁后生产中遇到风口易烧损难题后,他主动请缨并将行李搬到炼铁厂,吃住在高炉旁,搜集资料,多方求教各企业和科研院校,归纳出30多项改进方案,开展19次攻关试验,改进后的风口使用寿命大幅提高。

由于这一系列的探索革新和突出贡献,包头市委、包钢党委授予刘志祥 “包钢1号高炉荣誉炉长”称号。195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模,在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招待会上,周总理端着酒杯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前,拍着刘志祥的肩膀亲切地问:“你是内蒙古哪个单位的?”

刘志祥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激动地告诉总理:“我是包钢的建设者。”

周总理笑着点了点头说:“包钢建设者,好样的,为了加速包钢建设共同干杯。”在周总理的提议下,大家一饮而尽。此次光荣的北京之行令刘志祥永生难忘。这也是所有中国二冶建设者一生永远难以释怀的情感。

如今,高大的包钢1号高炉在湛蓝的天幕下,雄浑威武,很难看出已经年过花甲。

历经了60多年的风雨,当年国内最大容量、技术最先进的高炉,现在不仅没有垂暮,却实现了“逆生长”。如今1号高炉年产量达到150多万吨,在“大数据”的操控下,成为中国绿色环保高效低能长寿炉的典型代表。

在包钢气势恢宏的发展中,作为新中国最早的一支钢铁建设力量,具有国家“四特四甲”资质的中国二冶铁军在这片蓬勃热土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奇迹,谱写了中国冶建人开拓进取、志在一流、无愧时代的华美乐章。

(作者单位:包头日报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