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国家的孩子”在达茂草原谱写家国情怀

图为1966年乌云与父母亲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当时我爸妈可是从十几个小孩子里选的我,一家人能遇到,这就是缘分。”回忆起初见父母的第一印象时,62岁的“国家的孩子”乌云依然无比自豪。

1960年前后,我国物资短缺,上海等地孤儿院的孩子们面临粮食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将3000多名南方孤儿接到大草原,被牧民收养,牧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国家的孩子”,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抚养。其中,被达茂草原牧民收养的孩子有42个。

图为乌云(右)介绍父亲手工制作的碗柜。乌伊汉 摄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国家的孩子”在草原阿爸阿妈的哺育下,成家立业,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着各自精彩的人生。

微微发白的短发,略显佝偻的身材,麻利的手法剪着山羊绒,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依然声音洪亮,精神抖擞,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牧民,这就是62岁的乌云。

图为苏布达与儿子在达茂草原上歌唱。秦文秀 摄

1963年秋,她从上海来到达茂草原,被草原阿爸孟克敖其尔和额吉(蒙古语,译为母亲)央金斯仁收养的时候,大约3周岁。

解放初期,白云鄂博是达茂旗牧民世代居住的牧点,乌云一家就居住于此。从1953年开始,为了响应国家“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号召,牧民迁移了敖包,开发了白云鄂博矿区,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支援了包钢建设。

图为敖登高娃(左二)初来草原。受访者供图

1971年,为了支持白云鄂博矿区扩建,乌云一家告别了几代人放牧的草场。“父亲告诉我,国家给我们送来这么好的孩子,我们理应感谢党和国家,为了国家建设,我们愿意奉献。”乌云说。

时隔多年,乌云回忆起父母时,依然激动万分。“那时候的孩子很少有零食和新衣服,而我不一样,父母给我买花生米和栗子,一次就两三斤,给我洒在毡子上,我就躺在毡子上吃,别人没穿过的羊羔皮袄,我穿了两件,别人没穿过的皮鞋马靴,我都有。”乌云说。

回忆中的六旬老人仿佛又回到孩童时代,不禁潸然泪下。“父母真的是特别好的人,有文化有才华,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学会母亲的本领,没能继承父亲的才学。”无忧无虑的乌云在草原上一天天长大,之后恋爱、结婚,3个孩子陆续出生。

6年前,乌云找到了“组织”,当年和她一样从南方来到草原的孩子们通过微信重新建立起了联系。他们在群里会聊聊天,时间长了相约吃个饭,他们的微信群有一个温馨的名字“草原兄弟姐妹在内蒙”。

和乌云一样的“国家的孩子”,目前在达茂旗的有39人。

苏布达,汉语意为“珍珠”,刚出生8个月就来到达茂旗,被父母像掌上明珠一样呵护长大。

苏布达回忆起父母的时候,眼睛里总会闪烁泪光。“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可是我想要的东西,母亲总会想办法给我,从不会亏待我。”

图为敖登高娃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热爱唱歌跳舞的苏布达,很早就加入了蒙古族老年文艺队,将爱好与工作结合在了一起。现任蒙古族老年文艺队支部书记兼队长的她时常组织队友们一起活动,他们将蒙古族文化融入生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满足了牧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让蒙古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

和苏布达一样热爱歌唱的敖登高娃在1岁时被接到查干哈达苏木,老额吉都伦加甫用温暖的双手迎接了她。往后日子里,都伦加甫给她讲好听的故事,领她看草原上的花花草草,感受草原上大自然的气息,童年幸福而美好。

图为2021年“国家的孩子”相聚合影。秦文秀 摄

8岁时,阿爸教会了敖登高娃骑马。“到了夏天,阿爸总是领着我去放小羊羔,草原上绿油油,一眼望去成群的牛羊马驼,看着这宁静安详的景象,我经常幻想着、梦想着有一天可以上学读书、可以上班、当个画家、歌唱家……”后来,敖登高娃如愿以偿地上了马背学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敖登高娃在这片草原上放牧、结婚、生子,一干就是一辈子。如今,她4个女儿均已成家,敖登高娃时常鼓励孩子们努力上进,回报草原上的父老乡亲,回报祖国。

目前,大多“国家的孩子”都已进入花甲之年。在他们心中,草原的路有多长,母亲的恩德就有多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始终深深扎根草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