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文化)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是一个需要仰望星空,想象天上的征途大海的节日。

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与星辰相关。牵牛星和织女星本是自然天象中的星宿,但是浪漫的中国古人早早地赋予他们神的身份、人的性格、动人的爱情故事——仙女下凡与忠厚老实的牛郎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夫妻恩爱却遭棒打鸳鸯,一年一度鹊桥会。千百年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撩拨着人们的情感,表达的是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希冀和对爱的坚守。随着时间演变,七夕节现在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2006年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

美丽传说——

地上的人想上天,天上的仙人要下凡,都是要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中国的古人善于把地上世俗的人间投映到天上,在三万里高空营造出另一个世界,那里有人间的一切,有帝有后有兵有将,有山有河,甚至也有终日劳作的人。天上的神仙做什么,地上的凡人早就以同理心给安排地明明白白。

《诗经·大东》有云:“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为之眷念不已。到了汉代,古诗十九首中又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描摹牛郎织女相恋相思的雏型。在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已经明确地给了织女星一个身份,“织女,天女孙也”。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已经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侨。”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把织女发挥成:“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天仙配的爱情故事是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理想生活方式,而中国的神话故事很少有所谓“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尾,只有鹊桥会才是世俗现实的折射,情越真,爱越美,分离越残酷,让人心痛到只能把它变成一个纪念日。

七夕歌(宋)张耒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科学知识——

牛郎与织女是民间叫法,天文学上牛郎星名为河鼓二,是天鹰座中最亮的星,在银河的东岸;织女星称为织女一,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星,在银河的西岸。在晴朗的夜晚,找一处不受城镇灯光影响的地方,仰头静望,在头顶附近,银河中间与两边有三颗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在银河西北边,这就是织女星。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另一颗亮星在织女星的南偏东,即银河的东南边,他就是牛郎星。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他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

织女星名称的由来,可以从《诗经·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得知,由于九月已是气候较为凉爽的晚秋,也是开始穿着寒衣的时节。九月授衣,则必须八月裁制,七月当然就是织妇们织布的时间。在《夏小正》的古农事历中有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在当时的七月黄昏,织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也在人们的头顶上清晰可见。而织女星旁两颗较暗的星星位置,正好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朝东方望去,正好可见牛郎星。

牛郎星名为牵牛,则有着“牺牲”的意思。《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指在祭典上宰杀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时,正好是草木丰茂,用以贡献牧草给牲畜的时节;到八月则依据牲畜体格,观察哪些适合用以祭祀;九月则宰杀牲畜用以祭拜神明。《礼记·月令》称八月为“循行牺牲”,而此时织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则升上天顶,宛若在追逐织女星般。

根据现代天文观测及测算结果,牛郎和织女这对有情人相距16光年(1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以人类当前的太空飞行器速度来讲,一光年要飞行长达数万年。其实,古人也知道牛郎织女相会是不可能的。唐代杜甫就写过一首《七夕》: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古人如何过七夕——

乞巧

在古代神话中,织女是仙界的巧妇,能织出巧夺天工的锦绣,是世间女子向往的榜样。所以后世的女性,便在七夕这一天的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这是七夕节最初的面貌。七夕节因为参与者主要是少女,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明清时期还流行“丢巧针”的游戏。明代沈榜曾在《宛署杂记》中详细描述“丢巧针”的玩法:“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曝日中,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除了穿针乞巧,古人还有一种乞巧方式叫做喜蛛应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喜蛛是一种小蜘蛛。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曾提及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明朝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示爱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连皇帝和贵妃都要在七夕节的晚上山盟海誓。此后,少女少妇们每逢七夕夜,便开始盛装打扮,纷纷在月下秉烛焚香。除了向织女祈愿心灵手巧外,还期盼遇见一世良缘,或者许愿婚姻美满。传说牛郎与织女相会时,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相见不易,更显真情可贵。于是,到了宋代,秦观的一首《鹊桥仙》把七夕和爱情彻底绑在了一起。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晒书晒衣

中国古人还有七夕晒书、晒衣的习俗,因为据说这一天,天门洞开,阳光强烈。东汉崔实《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七夕偶题》中有一句“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方信阮家贫”的典故就来自于晒衣的习俗。魏晋时代,晒衣成为豪门富室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衣既能晒,晒书更是风雅之举。有一个成语叫“郝隆晒书”,说的是西晋时郝隆饱学多才,七月七日见人家晒书,他就解开衣服袒胸露腹躺在太阳下晒肚子,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晒书”, 以示自己满腹经纶,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西山草堂》:“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秋日,雨后,山中,草堂,白日晒书,晚上读书,妥妥的一副人生自由的山水画。

拜魁星

七夕,当然不会只是一场女人的狂欢,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例行祭拜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此外,古时七夕还有为牛庆生、供奉磨喝乐、拜织女、吃巧果等习俗。

时间进入21世纪,人类早已经直上九霄揽明月,我们知道天上没有天宫,没有织女,没有牛郎,也没有鹊桥,我们也早已不再乞巧晒书拜魁星,这些仪式感消失了,可是七夕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始终不变,心中依然向往着秋夕之夜“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范思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