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我们的节日】“巧手”村民 扮靓“乡村幸福年”

乡村振兴,

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

也需要提升农民的精神追求,

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新春将至,记者走进乡村,

带大家一起看看这几位村民

是如何用“巧手”装扮生活,

用艺术滋养心灵的!

“画”出繁荣昌盛

走进位于四道沙河村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吴二乐的工作室,墙上悬挂的一幅幅牡丹图栩栩如生,让你瞬间如沐春风!今年69岁的吴二乐,画龄已超过50年。从最早帮村民家里画墙围子、画油布,再到画壁画……五十年来,吴二乐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画笔。用他的话讲:“从小就喜欢画画,绘画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

如今,作为一名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吴二乐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住上了楼房,用上了天然气,喝上了纯净水,更不用再为生计奔波了。而且村里得知他的这一特长后还专门为他提供了一间画室,他希望能带动更多村民学习绘画,让乡村更有“文化味”。

“织”出“花样”生活

金色的向日葵、红花绿叶的小盆栽、粉红色的荷花、火红的玫瑰——走进李玉荣家,客厅桌子上摆放的“鲜花”娇艳动人,可这些花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鲜花,而是以毛线为花瓣、以铁丝为枝干的手工钩织假花,如果不近距离辨认很难看出。这些栩栩如生的“鲜花”都出自李玉荣之手。

今年50岁的李玉荣是兴胜镇兴胜窑村村民,从年轻时就爱好编织的她,没有想到这些织品不但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也让她实现了自身价值。

因为“坚持”,李玉荣钩织毛线花的技能也出了名,村镇有什么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很多亲朋好友也经常让她钩织鲜花作品。得知今年北京冬奥会颁奖时用的是绒线花,李玉荣也让女儿帮她发了几张图片,她竟照着图片的样子钩织起来,几天功夫,一束包含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桂花、橄榄七类花材的花束便栩栩如生的呈现了。这让女儿和身边的朋友们都赞不绝口。

新春即将到来,李玉荣的订单也源源不断。今年她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希望把村里喜欢编织的姐妹们组织起来共同干一份“花”样事业,通过双手创造更快乐、更幸福的生活。

“蒸”出浓浓年味

热气腾腾的“花馍”一出锅,康桃就会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拍上几张美图,晒到她的朋友圈,分享她的“花馍”年味。这已经不是第一年了。

今年47岁的康桃是兴胜镇东达沟村人,小年这天,康桃和朋友韩枫一起在家里蒸花馍,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过年蒸花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之一,每个花馍都有美好寓意。“这是年年有余,这是宝葫芦、这是寿桃……”厨房里,康桃和韩枫分工明确,撒面粉,揉面团,剪刀剪,梳子压……一会功夫,一件件象征着吉祥如意、造型各异、充满喜庆的花馍作品呈现出来。

农民出身的康桃,做得一手好面食,自从跟着包头市级非遗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邢茹学了面塑之后,才真正体会到面塑的深奥,尤其是面塑作品中的美好寓意。“花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回归到民间,走上百姓的餐桌。精美的花馍不仅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征,也包含着浓浓的乡情。蒸花馍也寓意着新的一年蒸蒸日上!”康桃说。

“剪”出喜悦心情

最近几天,兴胜镇宏庆德村村民刘巧荣有点忙。作为一名广场舞队的队员,刘巧荣要参加年前的各种排练,排练完,她又匆匆赶回家,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

叠纸、构图、下剪、上剪……,一刀一剪中,一张张剪纸作品在刘巧荣手中顺利完成。不论是蝴蝶、大白菜还是小老虎,构思巧妙,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刘巧荣以剪刀为画笔,纸张为画卷,创作出一幅幅喜庆、充满年味的剪纸作品,表达了村民迎新春的喜悦心情。

今年60岁的刘巧荣,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过年时,家里窗玻璃上、门上、灶台墙上贴着母亲亲手剪出来的形态各异的红彤彤的剪纸画,从那时候刘巧荣也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愿望,要学会这门技艺。从最简单的喜字、福字开始剪起,再剪花鸟鱼虫,如今,刘巧荣的剪纸技艺也越来越精湛娴熟了,每到过年,为自家和亲朋好友家剪纸成了她的一项重要内容。“春节马上到了,我把对亲朋好友的祝福融入到我的剪纸作品里,让他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剪纸文化的魅力,还能营造春节的喜庆氛围。”刘巧荣开心地说。

巧手扮靓了生活,增加了财富;艺术滋养了心灵,凝聚了人心,新时代的农民用勤劳和智慧不断改善着生活水平,也推动着乡风文明建设。

来源:青山人青山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