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花雨

文学作品中的清明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没有哪一个像清明节一样喜与悲交织,生与死交融。

唐代之后,因为寒食节扫墓之俗移到清明节间,于是清明便成了祭拜、悼念逝者的日子。此外,清明节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正值春天,所以又称踏青节,人们往往趁此时节踏青赏春郊游,才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此外,清明节还流行打秋千、蹴鞠、斗鸡、插柳等游戏。因而,古人既视清明节为鬼魂的节日,如《清嘉录》所记载,“盖土俗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朝为鬼节,端午、冬至、年夜为人节”;亦当它是生者的狂欢,如《吴郡岁华纪丽》所描绘,清明时节,“大家男女,炫服靓妆,楼船宴饮,合队而出,笑语喧哗。寻常宅眷,淡妆素服,亦泛舟具馔以往……哀往而乐回,以尽一日之欢”。

清明节如此独特,古代小说家自然不会放过,我们也可以从中一窥中国人的生死观。

清明时的景致

因为杜牧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此,雨成为清明时节的最佳拍档。但除了霏霏春雨,清明时节江南江北也会有着“吹面不寒杨柳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春日胜景。

明末冯梦龙创作的《警世通言》中有一个故事《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其中描写了清明的景致——

听政月馀,节届清明。既在暇日,了无一事,因独步东阶。天气乍暄,无可消遣,遂呼苍头前导,闲游圃中。但见:晴光霭霭,淑景融融,小桃绽妆脸红深,嫩柳袅宫腰细软。幽亭雅榭,深藏花圃阴中;画舫兰桡,稳缆回塘岸下。莺贪春光时时语,蝶弄晴光扰扰飞。

此时,有桃有柳,有莺有蝶,晴日暖阳,春水潋滟。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十六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还写过一首诗,描述清明节的景色——

清明何处不生烟,郊外微风挂纸钱。

人笑人歌芳草地,乍晴乍雨杏花天。

海棠枝上绵莺语,杨柳堤边醉客眠。

红粉佳人争画板,彩绳摇拽学飞仙。

清明时节,城外到处都是祭祀的人群,微风刮的满地都是纸钱,有的还挂在树梢上。人们在开满鲜花的草地有说有笑,天气忽晴忽雨,杏花开了,莺儿在海棠枝头上鸣叫,喝醉酒的人就在杨柳岸边睡着了。美丽的二八佳人在争抢秋千,飞起来宛如仙女。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祭祀之后欢歌笑语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从最早的扫墓祭祖开始,后世逐渐拓展到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等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习俗,这其中既有对祖先和逝去亲人的怀念和追思,更充满了对春意融融生命不息的追求和喜悦。

明代周清原所著的《西湖二集》中写了一个故事《邢君瑞五载幽期》,记述了当时江南的清明习俗——

话说邢君瑞游于南北两山之间,到处题咏,自得其得。那时正值清明节序,西湖之盛,莫盛于清明。清明前两日名为“寒食”,杭州风俗,清明日人家屋檐都插柳枝,青茜可爱,男女尽将柳枝戴在头上。又有两句俗语道得好:“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小孩子差读了道:“清明不戴柳,死去变黄狗。”甚为可笑。

杭州此日,家家上坟祭扫,南北两山,车马如云,酒樽食箩,山家村店,无处不是饮酒之人。有湖船的,雇觅湖船;没湖船的,藉地而坐,笙箫鼓乐,揭地喧天。苏堤一带,桃红柳绿,莺啼燕舞,花草争妍,无一处不是赏心乐事。还有那跑马走索、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货郎贩卖希奇古怪时新玩弄之物,无所不有,香车宝马,妇人女子,挨挨挤挤,好生热闹。邢君端看了这般繁华景致,分外高兴。有柳耆卿词为证:折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湘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垌。风暖繁弦翠管,万家齐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任金罍罄竭,王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醒。

这一大段先用邢君瑞的视角写尽了当时江南人清明插柳踏青祭扫游玩的热闹场面,又用柳永的一阙词尽述了清明风和日暖的旖旎春色,人们倾城而出,男骑宝马,女坐香车,游赏名胜,斗草采花,欢饮不拘形迹。其实柳永自己也留下了一段清明传奇。据传,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歌伎念其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每年清明节,又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

清明节的故事

“清明”真是一个容易发生故事的时节。专写各种鬼狐故事的《聊斋志异》就有大约十二个篇目与清明有关。蒲松龄老先生常常以“会清明”“值清明”作为标识,把“清明”时节当作故事发生或转折的关键时刻——外出踏青,人物不期而遇,无事生非或节外生枝,故事得以展开,又因清明时节众人相携赏春聚会,常能照见世情……

譬如《阿宝》:会值清明,俗于是日,妇女出游,轻薄少年,亦结队随行,恣其月旦。有同社数人,强邀生去。或嘲之曰:“莫欲一观可人否?”生亦知其戏己;然以受女揶揄故,亦思一见其人,忻然随众物色之。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审谛之,娟丽无双。少顷,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又如《青凤》:会清明上墓归,见小狐二,为犬逼逐。其一投荒窜去;一则皇急道上,望见生,依依哀啼,葛耳辑首,似乞其援。生怜之,启裳衿提抱以归。闭门,置床上,则青凤也。

许仙和白娘子也是在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相识相恋开始缠绵纠葛——

正是清明时节,少不得天公应时,催花雨下,那阵雨下得绵绵不绝。许宣见脚下湿,脱下了新鞋袜,走出四圣观来寻船,不见一只。正没摆布处,只见一个老儿摇着一只船过来。许宣暗喜,认时,正是张阿公。叫道:“张阿公,搭我则个。”老儿听得叫,认时,原来是许小乙。将船摇近岸来,道:“小乙官,着了雨,不知要何处上岸?”许宣道:“涌金门上岸。”

这老儿扶许宣下船,离了岸,摇近丰乐楼来。摇不上十数丈水面,只见岸上有人叫道:“公公,搭船则个。”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头戴孝头髻,乌云畔插着些素钗梳,穿一领白绢衫儿,下穿一条细麻布裙。这妇人肩下一个丫鬟,身上穿着青衣服,头上一双角髻,戴两条大红头须,插着两件首饰,手中捧着一个包儿,要搭船。那老张对小乙官道:“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许宣道:“你便叫他下来。”

——《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清明节的心情

同样一个清明节,在不同的人眼中,也是大不相同。

譬如,在民国文人周作人眼里,清明节显得轻松温暖。他说: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扫墓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时,人们忙于各自的事业,无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扫墓的时候才可以聚集在一起出门,这大概也算是“片刻的优游”了吧。

他在《上坟船》等一些诗文中详细描写过绍兴扫墓的风俗:清明前后扫墓时,差不多全家出发,旧时女人外出时颇少,如今既是祭祀,并作春游,当然十分踊跃。扫墓时候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

周作人还高高兴兴地记述了扫墓的食事,说他家是墓前供十大碗菜,六荤四素,所谓“十碗头”。并说,上坟酒中还有一味特别不可少者,乃是熏鹅,不知是什么道理。直到晚年,他还回忆儿时扫墓,就地泊舟会饮的情景,吟诗说:“烧鹅吃过闲无事,绕遍坟头数百狮。”

相比周作人,哥哥鲁迅显然对清明节十分冷淡,除在日记中简略记载当日的天气及“休假”外,在小说《药》中写到清明节上坟的情景:“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坐在地上……”鲁迅借清明节上坟的冷落、凄凉、阴森,写出坟场特有的愁惨和鬼气。同为兄弟,对清明节态度却大相径庭,从中也反映出了两人不同的情趣和人生追求。

清明祭拜先人既有慎终追远之意,又有告慰先人之意,最好的祭拜就是让他们看到后代子孙过得快快活活。

所以,在明代作家张岱笔下的清明扫墓不但热热闹闹,甚至是喜气洋洋。他这样描述: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祭拜。如果这户人家有好几个墓,再忙当天也要拜完的。“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人们带着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一路上“随有货郎”,路旁摆设古董古玩并小儿器具。赌徒们则坐在空地上,“左右铺衵衫半臂,纱裙汗帨,铜炉锡注,瓷瓯漆奁,及肩彘鲜鱼、秋梨福橘之属,呼朋引类,以钱掷地,谓之跌成”。这天,“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踘;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车马纷沓。宦门淑秀,车幕尽开,婢媵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夺门而入。”前去扫墓的男女盛装艳服,一路上敲锣打鼓,欢呼畅饮,真正是既怀念了先人,又在暖风里愉悦了身心。张岱评价这是“厚人薄鬼”。

哪怕是那首流传千古的《清明》,前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格是悲悲惨惨冷冷清清戚戚切切,后面紧接着反转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果然,“生与死,获取与舍弃之间,是超然的安宁。”

丰子恺也把扫墓当作无上的乐事,曾在书中写到清明上“大家坟”的情景,详细介绍了上坟的过程。扫墓时,多是一群亲属共同步行前往,孩子还骑在大人肩上(俗称骑马郎),一路上嬉戏玩耍。但到了墓地则应严肃如仪,抛却一切杂念,专心祭祀,如有吵闹就会遭到呵斥。“每到一个坟上,除对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还有一只小匾,内设小鱼、小肉、鸡蛋,酒和香烛,是请土地爷爷吃的,叫做拜坟墓土地。孩子们中,谁先向坟墓土地叩头,谁先抢得鸡蛋。”还有“晚上吃上坟酒”。从此文中,也可领略过去聚族而居,高门大族上坟祭祖的情景,这一过程尤其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对于清明节,老舍先生则另辟蹊径。他有首《清明》诗:“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吧,最要紧的还是种树……”不忙“烧纸”忙“种树”,老舍先生早就有着环保、低碳、绿色生活的人生追求。

清明节中的生命轮回

节日的轮回寓意着四季更迭循环。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节日往往标识了故事发展的时间,此外,节日还是重要的情节要素,故事的推进、人物性格命运的转折往往都借助对节日的描写表现出来。

《红楼梦》中,清明节的传统意象就贯穿于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的命运始终,为其人物塑造画上了点睛之笔。一次是在第五回探春的判词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可以看出她是在清明时节出嫁的。探春远嫁,乘船离去,在江边拜别亲人,再加上清明时节凄凄凉凉的氛围烘托,使得离别场景更添几分悲凉。第二十二回中,元妃从宫中差人送来灯谜,贾府中上上下下都在制谜、猜谜。其中探春写的灯谜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个谜语与她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相关,暗示她将会远嫁异国他疆。谜底风筝与清明时节放风筝的习俗息息相关,可以算是清明节的实物代表。清代《常昭合志》:“儿童放纸鸢,以清明日止,曰‘放断鹤’。”贾府大厦将倾,由荣转枯,难以为继。在本应追思先者的清明,才高思远的探春远嫁他方,感受的是断线风筝的孤愁,惦念的却是遥遥无期再相见的亲人。

写尽市井风情人生百态的《金瓶梅》写了三次清明节。

第一次清明节是在二十五回。此时西门庆还刚娶了李瓶儿,发了“两三场横财”,修了新花园,还攀着东京蔡太师,可谓事业情感双丰收,活脱脱一个潜力股。故这回中清明节只是一笔带过,写西门庆与应伯爵“郊外耍子去了”,月娘也领着家中女眷们打秋千消春困。值得一提的是,打秋千正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第二次写清明节在四十八回,浓墨重彩,大肆铺陈,单单写排场,就用了一大段铺陈文字:“西门庆因坟上新盖了山子卷棚房屋,自从生了官哥,并做了千户,还没往坟上祭祖。叫阴阳徐先生看了,从新立了一座坟门,砌的明堂神路,门首栽桃柳,周围种松柏,两边叠成坡峰。清明日上坟,要更换锦衣牌匾,宰猪羊,定桌面。三月初六日清明,预先发柬,请了许多人,搬运了东西、酒米、下饭菜蔬,叫的乐工、杂耍、扮戏的……”

这前后正是西门庆事业家庭的顶点,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一来攀上了东京蔡太师,封了千户,权势正盛;二来刚刚喜得贵子,取名官哥,西门家正是最人丁兴旺的时候,故也新盖房屋,新立坟门,修葺一新,还新书匾额“锦衣武略将军西门氏先茔”,强调自己“光大门楣”的业绩。因此,清明祭祖时邀了一大帮子人,敲锣打鼓,声势浩大,简直不像是清明烧纸,而是新办喜事,穷尽铺张。

第三次的清明节在第八十九回,此时西门家人丁零落,死的死,走的走,家道中落,真个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净”,然而书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不萧条凄凉,反而用了一大段文字,将清明节前后的春景写得生机勃勃:“出了城门,只见那郊原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游人不断。一年四季,无过春天,最好景致。日谓之丽日,风谓之和风,吹柳眼,绽花心,拂香尘。天色暖,谓之暄。天色寒,谓之料峭。骑的马,谓之宝马。坐的轿,谓之香车。行的路,谓之芳径。地下飞的尘,谓之香尘。千花发蕊,万草生芽,谓之春信。韶光淡荡,淑景融和。小桃深妆脸妖娆,嫩柳嫋宫腰细腻。百转黄鹂,惊回午梦;数声紫燕,说破春愁。日舒长暖澡鹅黄,水渺茫浮香鸭绿。隔水不知谁院落,秋千高挂绿杨烟。端的春景果然是好。”

全程突出“对比”,此回时,李瓶儿和西门庆已死,李娇儿改嫁,潘金莲被杀,西门家败落。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景致越美,人越凄凉,命运越无常。与人物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是,也正是这次清明出行,孟玉楼觅得佳婿,人物命运得以新生。

《金瓶梅》全书三次对于清明节的描写中有着明显的死亡与生机的辩证存在,作者总是一面写节日的游乐,一面暗暗点出死亡的隐喻,或是一面写萧条凄凉的祭奠场景,一面又赋予人物新的生机。

尽管,有的生命如夏花般绚烂,有的生命终其一生都是“平凡之路”,但春回大地,在一片生机盎然中,人们一面悼念逝者,一面迎接春天,带着希望,带着勇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