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包头古城”里的新梦想

依煤而建、缘煤而兴的石拐区,21世纪后进入产业全面转型期,“生态立区”成为地区的主要定位。于是,石拐区着力推进文旅活区行动,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致力成为这座城市最美丽的“后花园”。

“这部分是老包头文化街区,给50后、60后一个怀旧的地方。那部分是游乐区,有水世界、过山车、彩虹滑道、摩天轮什么的,是小孩子们的乐园……”站在占地680亩的“包头古城”最高处,它的打造者刘鹏放眼望着他和父亲的心血之作,畅想无限。

谁能想到,这个三年接待游客243万人次的网红打卡地,曾经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

2018年,在国外生活工作多年的刘鹏在父亲的召唤下回到了包头,“你爷爷走西口来到这里,我们一家几代在这里生根、发展,我总希望能为这里留下点什么。”为了父亲的这份情怀,学习商学管理专业又喜欢旅游的刘鹏,决定为家乡人打造一座旅游的“理想之城”。

几经辗转,刘鹏在石拐区看到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依煤而建、缘煤而兴的石拐区,21世纪后进入产业全面转型期,“生态立区”成为地区的主要定位。于是,石拐区着力推进文旅活区行动,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致力成为这座城市最美丽的“后花园”。

刘鹏的梦想和石拐的嬗变碰撞出发展的火花。

很快,这片荒芜之地上,一座缩微版的“老包头”拔地而起。

黄土墙、青砖瓦、茅草屋、红灯饰,包头古城最初以最质朴、最原始却最震撼的面貌呈现,2019年5月1日开园第一天便迎来了大量的游客。2019年当年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2020年、2021年即便受到疫情影响,每年的游客量也分别达到了68万和65万人次。

包头古城外景。

三年来,随着几期工程的陆续实施,刘鹏和父亲心中的“理想”一点点日渐清晰。

“这是穿行店、那是和平路,哦,这还有胜利路,记得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70后的老东河王先生一进景区大门便如同穿越回了儿时的年代。

而老街区里造型古朴的店铺并不是摆设,众多小商户带着烤鱿鱼、蒜蓉扇贝、烤冷面还有全国各地的美食汇聚于此,让游客更加流连忘返。

为了让这座“古城”成为各个年龄段游客的“理想之城”,游乐设施、珍禽等现代元素相继融入,逐步形成了以“西北民俗风情,重现老包头文化”为主题,包括演绎区、文化体验区、动植物观赏区、历史老街区、体能运动区等各种元素相互融合的格局。

刘鹏告诉记者,目前680亩的景区只开发了380亩,他和父亲还有很多想法正在规划中。

如今,包头古城与五当召、花舞人间、戎王羊绒产业园、通用航空、喇嘛河生态景观、大青山影视基地、赵北长城等景区以及沿线的青山、新曙光、三岔口、缸房地等嘎查村,正在共同描绘一幅绿色发展的新画卷。2021年,石拐区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

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刘鹏的“理想之城”也带动着周边乡村的发展。

包头古城旁边的开洲窑子村,村民们不仅见证了村前的寥落荒地变成了热闹景区,还可以在这里打工增加收入。

2022年,刘鹏将与石拐区合作,帮助村里打造“开洲窑子村味道古窑民宿体验小镇项目”,建设八处精品印象窑洞体验民宿,恢复“豆腐坊、馒头坊、粉汤坊、榨油坊、熏肉坊、老酒坊、品茶坊、手工坊、非遗坊、音乐坊、书画坊、文创坊”等体验作坊,建成“游包头古城、品味道古窑”的乡村生活综合体。以此为起点,开洲窑子的发展目标是成为辐射全市及周边城市以三产带一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创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

“今年我还打算在景区里打造一片100多亩的‘小呼伦贝尔’,有草地、蒙古包、牛羊和自助烧烤,让游客能够住下来悠闲地享受假日生活和大草原风情。”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上,刘鹏的绿色“新”梦想正随着时代的节奏无限绽放。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