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乡村振兴有亮点

青山区 聚力乡村振兴 奏响田园交响曲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青山区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各村所处位置、产业、环境等条件,按照城中村抓治理抓融合、城边村抓改造抓提升、园区村抓就业抓收入、沿山村抓生态抓产业的思路,统筹有序做好乡村振兴,推动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乡村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车头”越有力 经济越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对于奔跑在振兴之路上的青山区各村而言,这个车头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立足青山区城郊型农村特点,这些“火车头”主要围绕生态都市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业、农产品服务业等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强的现代农业项目提振乡村产业经济,打造了色气湾乡土风情街、东达山艺术区、二海壕物流园等一批村特色产业。

东达山艺术区雕塑展品

色气湾村位于110国道以北,G6高速公路、新规划的北绕城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色气湾村2010年集体投入2000万元在京藏高速出口东侧建设温室大棚,总占地面积330亩,又投入资金1600万,规划出五个经济项目区。每年集体总收入77万元,实现人均增收2500元,切实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建成的5座水冲厕所已全部投入使用,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提升。围绕以产业振兴“富口袋”,以人才振兴“富脑袋”,以生态振兴“富代代”的发展目标,未来,色气湾村将被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顶独龙贵村研学基地

东达沟村三面环山,是一座蜗居在山沟里的小山村,常住人口不足200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开山、挖沙子、运输等,村环境较差。经过几年的建设改造,东达沟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两个“国字号”荣誉。2012年村党支部牵头,规划建设了占地85亩的东达山艺术区,接连引进了综合艺术家刘占强、雕塑家郭其鹏、民间美术家王红川、版画艺术家王海燕等人入驻,为“无名”村注入了“灵魂”。村民们听老师讲座、跟着艺术家学习面塑、剪纸、雕塑,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赋予了村民创收的“一技之长”。为吸引更多艺术家入驻并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村党支部将党群服务中心腾退房屋无偿提供给艺术家使用,并经村党员及村民代表会同意,制定新的村规民约,允许入驻两年以上的艺术家落户东达沟村,并减免物业费和水电费,从资金上和场地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艺术家入驻后,每年在重大节日都组织举办各类艺术节活动,每隔两周还举办一次东达山大集,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成艺术作品和村民农产品的销售,吸引了大批市民参观购买,进一步提升了东达沟村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党支部带领艺术区全面发展的乡村振兴生动局面。

二海壕村地处包头市青山区北部,属城边村,所辖面积约2平方公里。以民生工作为重点,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以加强党群服务、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二海壕村建成了集便民服务、村民议事、村民活动等项目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满足了村民多方面的活动需求。建立6个大网格,配备网格员12名,实现了网格全覆盖,使村民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接种疫苗、外地返包人员情况及时得到更新,网格化治理切实提高了村自治能力,推进了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时二海壕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投资3600万元建成了20000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园区”,并逐渐形成了木器加工、板材制作、物流运输为一体的延长产业链。目前,二海壕村“仓储物流园区”项目年收入达到150万元,基本实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里子”越扎实 文化越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面子“靓”里子“实”。实现这一目标,青山区通过“1345”工作法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助力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邢茹面塑工作室

“一个方案”,明确行动指南。围绕区情实际,青山区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青山区2022年村镇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责任、目标、任务,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明确“任务书”,为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明确了工作指南。

“三个结合”,聚焦问题精准发力。一是与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相结合。引导广大村民群众主动参与移风易俗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普及、家庭文化展示、家庭文明传播、家庭教育引导、文明家庭评比等创建活动,让小家庭传递大美德,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二是与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相结合。党员干部签责任状,带头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反对铺张浪费,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方面走在前、作表率。严格限制和禁止党员干部以任何方式参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助长“天价彩礼”等陋习。对违反纪律的党员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三是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城创卫相结合。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标志,移风易俗是重要载体,运用流动宣传车、小喇叭、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文明祭祀等文明新风尚,印制公筷公勺、厚养薄葬倡议书,张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组建文艺队伍,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汇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戏曲文化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认知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按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要求,将移风易俗工作成效作为年度测评考核的重要内容,拓展形式,丰富内容,抓出效果。

“四个明确”,突出重点深入推进。为了使移风易俗工作有抓手,有着力点,在制定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方案时,明确责任单位、工作职责、推进时限、整改清单。方案中明确规定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23个责任单位职责任务清晰。结合各单位承担任务类别,列出详细任务清单,便于精准落实执行,同步明确推进时限,保证工作成效。

“五个新”,确保成效突显。一是村民文明素养有新提升。通过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廉洁家庭”评选,改善提升村民精神风貌。通过充分挖掘好人好事,设立“移风易俗评分榜”,定期举办好人好事评比、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二是乡村文明风尚有新气象。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积极发挥作用,遏制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礼,树立文明乡风。三是村容村貌有新变化。通过文明引导,发动村民义务劳动,清垃圾、修道路、栽花木、刷墙壁,自觉拆除私搭乱建,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四是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通过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典型示范、活动引领等手段,逐渐形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文明生活新方式,让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文明生活新常态。五是营造乡村文明和谐新格局。依托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动员乡贤能人,开展关爱贫困家庭、孤寡老人、为留守儿童免费补课、免费义诊、疫情防控、文艺演出等系列志愿服务,将文明和谐新风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

●“引擎”越强劲 队伍越振兴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着力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够扎根农村、把稳定与发展统筹抓起来的“三农”工作队伍,是确保乡村振兴高质量实施的强劲动能。

兴胜镇第二届丰收节

青山区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制定了《青山区推动人才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农村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农技推广人才、农村电商等人才培养,新培养农地林草、生物技术和农业机械等专业技术人员49名。乡贤回村成立了3家种植合作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打造了500亩金花葵种植、1000亩葡萄园等示范项目。加大对返乡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给予每人5—3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开展农民技能培训487人次,为“园区村”企业举办了专场招聘会4场,实现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4142人。

同时,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实施《青山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把细化明确的40项具体任务逐一分解到各相关区级领导和部门,逐项抓好落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了村、镇集中换届工作,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实施“青芒计划”、开展乡村振兴设擂大比武等方式,提高了镇村干部抓农村工作水平。坚持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完善村党组织、党员“双十星管理”机制和党群服务中心量化定级办法,开展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活动,夯实了农村党建工作基础。提升保障服务水平,村级运转经费提标20%,在全市率先落实农村网格员每月2000元的基本保障,给予优秀村干部事业编工资待遇。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青山区将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文/王媛 图/王浩 屈传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