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19载淬炼“音乐理想”,新时代民乐唱响“包头之韵”

从以民乐为主题的电影《闪光少女》,到已播出四季的综艺节目《国乐大典》,近年来,伴随着荧幕上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民族音乐正以更多样的形态、更丰富的渠道“触达”观众。

早在19年前,民族音乐就以音乐会的形式悄然走进鹿城。如今,包头民族音乐会已成功举办18届,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也从最初的剧团伴奏乐队,成长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专业民族乐团。

19年间,民族乐团不仅把民族音乐带给了包头的观众,还应邀走进北大百年讲堂、国家大剧院,先后在青岛、郑州、太原等全国各地举办音乐会百余场。与国内外知名指挥家彭家鹏、张列、郑朝吉(新加坡)、刘江斌(中国台湾)、袁贝、葛亚南等合作;邀请李谷一、万山红、郑绪岚、李琼、黄华丽、王庆爽、张海庆、吴碧霞等十几位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近年来,乐团还应新加坡、德国、意大利、瑞士、阿曼等国家邀请出国巡演。

经过19年的成长与磨砺,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已成为包头的一张文化名片。

《黄河从草原走过》

《黄河从草原走过》

诞生

时间倒流回19年前,中国刚刚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考验,彼时的包头戏剧事业也正处于发展低谷。面临着“无剧可演,无乐可奏”的生存发展绝境之际,当时还是漫瀚剧团伴奏乐队的成员们,在老院长邹志成的带领下决心蹚出一条新路。

2006-2013年期间担任民族乐团团长的任维中介绍,“当时,内蒙古地区没有一支专业的民族乐团,大家就想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联合从包头走出去的演奏家的力量,尝试着组建一支民族乐团,打造一场包头的民族音乐会。”

想法有了,怎么实施?任维中说,一个编制健全的民族乐团,需要高中低多声部、多种民乐器的配合。原有的漫瀚剧团伴奏乐队却是一支中西乐器混合的乐队,在组建之初,单是凑够全编制的演奏人员就让院领导和同事们煞费苦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编制不全怎么办?凑!乐手不会用乐器怎么办?学!

“当时,我们60人的团队里,有20多人是跨专业从其他乐器行当转过来的,吹圆号的要改吹中音笙、吹小号的改打定音鼓,我自己拉了二十多年四胡,当时也为了这次音乐会改去学中胡,天天抱着中胡练。”任维中说。

当时,互联网还没有现在发达,全国也没有几家民乐团,冷门乐器还找不到专业老师教,很多从西洋乐器转来的乐手们要靠自学去摸索、熟悉这些完全陌生的乐器。

“很多人原本在自己的专业上都熟练很久,突然要在短时间内去新学一个陌生的乐器,还得要能上台演出,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曾在2013-2021年期间任团长的王林介绍,在当时包头的交响音乐会已经举办了7、8届,受众基础比较广泛,而民族音乐会究竟能不能受观众欢迎,大家心里其实都没底儿。“可大家都拧住一股劲,想把这个事办成。”

原本学圆号出身,后来因为乐团需要而改学吹中音笙乐手侯海鹏说,“看似相近的乐器,其实操作指法完全不同,即便同属于管乐器,可没有老师指导,就相当于从零开始学。”从“一窍不通”到要上台表演,他大概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去摸索学习,“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就因为团里需要,自己也想多条腿走路,便硬着头皮坚持下来。”

经过大家长达半年的努力,包头首届民族音乐会终于与包头观众见面。在从包头走出去的郝贻凡、许学东、田再励、侯长青等民乐艺术家、指挥家的无私帮助下,这支稚嫩却充满生命力的乐团,终于“呱呱坠地”并发出了属于它的第一次嘹亮“呐喊”。

2004年8月2日,在神华阿尔丁会堂能够容纳千余人的剧场里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更是收获掌声如潮——这支全新组建的民族乐团终于在包头“一奏成名”。

2010年11月20日国家大剧院民族大乐团演出照

乐团为录制做准备

成长

这样一个刚刚组建起来的队伍,仿佛蹒跚学步的婴儿,虽跌跌撞撞,可每一步都蕴藏着新的希望。在这过程中,有一双双温暖的手扶着乐团稳步向前。

第一届民族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让大家对民族乐团继续发展下去有了信心,甚至开始满怀激情地筹备起了第二届民族音乐会。在筹备过程中,在业内友人的引荐下,乐团成功邀请到中国十大指挥彭家鹏担任指挥。可大师一出马,就给这支原本信心满怀的队伍结结实实浇了一盆冷水。

任维中回忆,“彭家鹏老师第一次来指挥我们时,大家一下就傻眼了。好多的乐曲按老师要求我们都演奏不了,甚至达不到基本要求,随后,大家立马就清醒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就想着这样不行,一定得好好练,不说一下子能提升多少,最起码得能跟得上人家吧!”

知不足而后进。随后,在驻团指挥的带领下,乐团的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大家都深知:想要把民族音乐会办好,在舞台上配得上国家级的指挥家,必须得拼命地刻苦练习。

在和彭家鹏老师连续两届民族音乐会的合作中,这支稚嫩的队伍迅疾地成长起来,并且迎来了第二位带着乐团成长的“贵人”——郑朝吉。

“人一辈子能遇上几个无私帮助自己的‘贵人’呢?民族乐团一路走来,有不少艺术家、指挥家不计酬劳、不求回报地给予无私帮助,也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包头民族乐团的今天。”任维中说。

把这些无私的艺术家和民族乐团的成员们紧紧连在一起的,正是大家心中对于音乐的热爱,源于一份真挚、热烈地想要把民族音乐传承、发扬下去的共同理想。

“郑老先生不单单在乐团的演奏上给予我们帮助,他待人接物的态度更令人折服。他不仅不计报酬地为我们指导,当时乐团经费紧张,老先生还自己出钱为我们购置乐器,乐团的成员都深受感动,大家更加努力练习,想努力办好乐团,好报答老人家一片苦心。”

随着老人家年事渐高,与郑朝吉合作三届之后,深受老天眷顾的乐团又遇上了另一位伯乐——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张列。他“点石成金”,挖掘出了乐团特有的地方民族音乐与蒙古族音乐融合而产生的独特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将乐团带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一个地市级的乐团,能走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当时这在全国都屈指可数,实属罕见。”任维中感慨道。

2010年,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阴山锣鼓》《打金钱》《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系列极具包头地域民族融合特色的原创、改编曲目成为了乐团的亮点特色,这也启发了乐团,从过去的只演奏经典曲目走向原创之路。

任维中说,“这次演出让大家自豪感油然而生,对每个人的提升都很大,不仅开拓了大家的眼界,还令人深受鼓舞,更有干劲和信心,要把乐团办得更好。”

之后,包头民族乐团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将具有包头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带向了阿曼、德国、瑞士、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也更加确信要把发展的重点转向原创作品的创作之路。

包头民族乐团确立了未来发展方向:既能精准演奏我国民族音乐经典作品,又要致力于本土化音乐作品的创作,通过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和积累,形成民族管弦乐团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标签。

方向明确了,路就越走越宽。“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乐器如唢呐、笙、竹笛等管乐力量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点。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配齐管乐队伍,从过去拼凑出来的全编制,到后来丁院长为我们全部更换新的乐器,现在我们可以说是全西部编制最齐全的民族管弦乐团。”王林说。

在包头艺术剧院院长丁振刚和艺术剧院全体的共同努力下,乐团重磅推出原创民族管弦乐《黄河从草原走过》。该作品以本土特色原创音乐为载体,用音乐讲述在阴山与黄河之间、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撞击凝聚,展示了母亲河黄河流经内蒙古大草原所碰撞出的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黄河从草原走过》于2018年一举拿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20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包头民族乐团也走上了巅峰时刻。

《那些年》排练

《萤火》排练

再出发

2021年4月18日,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内,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的乐团首席、副团长吕炳慧和团员们在最后的谢幕曲演奏完毕后,面对着座无虚席的观众深深鞠躬。翌日,应观众的热烈要求,原计划只演一场的《黄河从草原走过》临时加演一场。台上台下,沸腾如潮。

坐在乐团首席的吕炳慧,能够清楚地看到了台下观众热切激动的脸,她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不禁让她回忆起11年前,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还是学生的她坐在二胡声部的最后一排,内心如雷般地欢腾、鼓舞和向往——那个离指挥棒最近的地方、离观众最近的地方,她终有一天会抵达。

11年后,她从学生时代就加入,并且一直与它相伴成长的乐团,由她肩负起乐团繁荣发展的艰巨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吕炳慧也有自己的音乐理想。

吕炳慧说,一支交响乐团,可能全国上下都是一样的风格,区别在于演奏水平不同。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民族管弦乐团则可能拥有完全不同、个性迥异的风格特色,这背后则是上下五千年文明所积淀、传承下来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作为内蒙古地区的一支民族乐团团长,我总感觉有一种使命和责任在身上——一定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音乐发扬、传承、推广下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乐团对外发展的路径受限。吕炳慧和乐团指挥于振宇、驻团作曲马波等乐团成员们便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发掘和创作能够受年轻人喜爱的民族音乐上,在与艺术剧院青年编剧郭晨的共同努力下,沉浸式民族音乐会《那些年》就这样被打磨出来。

《那些年》以民族音乐演奏为主,同时邀请戏剧演员在台上现场演出,以段落式小品与民乐演奏穿插进行的形式,作为整台演出主线和躯干。以一把二胡在一家两代人中间的传承作为故事主线,以小见大横跨60、70、80、90、00五个年代,用不同时代音乐的变化与传承来展示不同时代背景下国家、家庭和个人所发生的伟大变革。

吕炳慧介绍,“过去总认为演奏者就是要用乐器说话,这次我们特别设计了让演奏人员也加入戏剧表演,去和主演甚至观众现场互动,用以打破音乐会总是台上奏、台下听的零互动模式,这样不仅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还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去发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此期间,88年出生的吕炳慧一直在努力挖掘新生代的音乐人,并在偶然间发现了包头本土青年音乐人丁嘉星。作为云南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在读研究生,1996年出生的丁嘉星在作曲方面已积攒了不少经验,曾先后参与了多部网剧的配乐作曲工作。

2022年春节过后不久包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丁嘉星无法返回学校,居家隔离期间,看到全市上下齐心战疫,一线抗疫人员无私奉献的场景,给了他新的创作灵感,仅用时10天,一首以抗疫为主题的民族管弦乐《萤火》被创作出来。

丁嘉星表示,取名《萤火》是感觉在危难时刻,一线的战疫人员犹如万千萤火,点亮了包头这座城市。“我想通过这首作品去展现每一点看似微弱的抗疫力量中蕴藏的巨大能量。我相信微光汇聚能成燎原火,大家团结一致定能战胜疫情。”

第一次和民族管弦乐团合作,对于丁嘉星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过去人们认为民族乐器在音乐表现上不如西洋乐器音域广,表现力没有西洋乐器丰富。近年来,民族乐器也在不断改良,甚至吸纳了很多西洋乐器加入乐团,我也想通过自己的编创,打破这种刻板印象,把民族音乐的优势和长处发挥出来。”

如今,受疫情影响,包头民族乐团已经排练好的两场音乐会都没能及时走向包头的观众,吕炳慧和乐团成员们还是在日复一日地排练着,为能随时上场演出做着准备。

“我们是多么想演给观众看啊,可受疫情影响,线下暂时没有演出计划,我们近期着手录播排练,想通过线上展演的形式把这两部作品展现给包头观众。”吕炳慧说,等疫情过去了,她和乐团成员们还计划去外地巡演。

“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我想把包头的音乐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包头市,让他们看到包头本土的民族乐团可以奏出多么深入人心的音乐,让包头的音乐从鹿城出发,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奏响。”吕炳慧说。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康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