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新时代再谱齐心协力强包钢新篇章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这段历史佳话。一席话语,富含深意,一时间,草原儿女为之振奋、备受鼓舞,掀起了重温历史、再启征程的红色热潮。

一年间,包钢集团上下牢记嘱托,充分发挥并用好“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资源优势,信心满怀开启创新发展的新征程,激发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用新时代齐心协力强包钢的生动实践,创造了经营业绩增幅最大、提升最快的“包钢速度”。

“十四五”开局之年,包钢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营业绩创造新纪录,全年营业收入高达1280亿元,合并利润高达102.66亿元,上交税费69.2亿元,在营业收入上再造了“两个包钢”,一举成为内蒙古国资监管企业营收翘楚,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自治区经济民生提供坚实支撑,谱写新时代齐心协力强包钢的新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向管理向市场要效益

包钢党委从“齐心协力建包钢”中汲取勇毅之力,积极对标中国宝武等国际一流企业,大力实施“四降两提”工程,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5月23日,包钢股份6月份资源确认会如期举行。包钢股份资源平衡模式,打破各部门、各单位信息壁垒,利用效益对比、资源优化的形式,提高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让生产的产品与市场行情趋势吻合。

“根据市场效益情况,每月结合钢材成本及售价召开资源平衡会及资源确认会,对各产线各品种盈利能力进行比对,努力增加高效产线及品种的资源量,减少低效产线及品种的资源量,最终形成每月包钢股份资源计划分配方案,随后组织生产,以保证生产与市场紧密关联。”包钢股份制造部炼钢轧钢专业业务主管张永亮介绍,依据市场效益情况,组织各有关单位,生产市场附加值高的产品,对于利润偏低的产品减少资源分配,以保证在市场冲击下,吨钢效益力求达到最大化。“以今年1—4月份为例,市场上板材、钢管、特钢等产品效益较好,螺纹钢等建材类钢材效益偏低,于是我们就组织薄板厂、稀土钢板材公司、钢管公司、特钢分公司加大这些高效益产线产量,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如果说,紧扣市场动向组织生产销售实现销售利润最大化,向市场要效益是包钢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实现高效收益的重要法宝之一。那么,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则是包钢向现代化一流大企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迈进的具体表现。

如今,在包钢集团,每个部门、每个厂矿,对每条产线制造成本是多少,产品售价是多少,每批次供货利润能达到多少,都要精打细算,排产以效益优先为原则,优化品种结构及生产计划,提高产线作业率,确保高效产线稳产高产,降低能耗和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包钢集团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

改革创新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齐心协力建包钢”是包钢人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根,已深深浸透于肌理、镌刻于骨骼、相融于血脉,催发着包钢一往无前、奋勇争先。

在包钢薄板厂,20年前建成的CSP产线曾一度陷入“重围”。伴随着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曾经以短流程高效率著称的CSP产线,在ESP等新型产线的激烈竞争下,举步维艰。

“如何在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钢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找准定位、合理布局至关重要。”包钢薄板厂热轧部部长张玮说,面对考验,包钢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既要顺势而为,又要逆势而上。

薄板厂CSP产线构建了“三高两低”生产管理体系,以无取向硅钢长连浇为突破口,优化连铸工序操作,深挖潜能增效。改革之下,老产线焕发出新活力——硅钢平均连浇炉数由原来的21炉提高到25炉,最长连浇时间延长至1200分钟,刷新了行业同型轧机的连浇最高炉数和连浇最长时间纪录,全年减少待机时间41个小时,提升了产线作业率0.5%。

同时,通过对轧钢工序对标找差距,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结构调整。原来产能受限的花纹板实现了批量稳定地供货,产量翻倍。硅钢过渡批量也由12%占比降至1%以内,成功实现了硅钢零反轧。同时,自主开发了带钢质量评价系统和立轨横移技术,大大提高了薄规格板材的生产稳定性,事故率降幅达到了57%。

由包钢薄板厂自主开发的带钢质量判定系统,将CSP产线带入数字化时代,利用大数据完成对产线生产效率的评定,从而制定方案优化人员配置、生产组织,提高产品性能。

包钢薄板厂通过系列技术革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进程,各条产线产能大幅提升,产品性能提高,今年1—4月份生产呈现出良好态势。其中,镀锌产线始终处于高速生产状态,连续两个月破月产纪录,生产的家电钢产品出口东南亚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构建现代化新包钢产业发展新格局

“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接续奋斗新时代的步伐永不停歇。

立足“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包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提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好‘稀土牌’和‘资源牌’,实施‘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档升级,做优做强做大钢铁、稀土两大主业,谋划推进‘打造国内一流企业,开创现代化新包钢建设崭新局面’的‘十四五’战略”,开启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续写“齐心协力建包钢”荣光的新篇章。

“十四五”期间,北方稀土持续推进产业配套智能化升级,分步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替代,推动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稀土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稀土智慧生态圈。

在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二车间的灼烧工序,4台工业机器人和一条自动化输送线组成的智能化系统高速运转,这条产线“无人值守”,却一派忙碌景象。

据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电气自动化部区域技术主管王祯介绍,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二车间是世界上最大的轻稀土盐类及氧化物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碳酸镧、碳酸铈、碳酸镨钕及相应氧化物等产品,具备年产4万吨稀土氧化物的能力。去年6月开始,公司先后对灼烧工段一号、二号窑的卸料、灌装、称重、包装等工序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不仅极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让操作更加标准化,产品合格率提升至100%。此外,随着隧道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将每次人工点火时间从30分钟降低到5分钟,更加安全高效。接下来,公司将对冶炼、华美两个区域涉及基础自动化、机器替代人工的工序进行升级和改造。建成后全厂的自动化程度可提升到80%以上。

下一步,北方稀土将大刀阔斧持续推进产业配套智能化升级,计划投资1.49亿元,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实施资产设备、工程项目、华美MES系统等16个信息化智能化项目;实施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工业私有云、大数据中心等7项结转项目,着力破解自动化、智能化难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稀土产业融合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接再厉齐心协力强包钢,以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时代,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切嘱托,承载着内蒙古工业长子的使命担当,包钢在未来“赶考”路上,必定赓续“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血脉,以如椽巨笔书写国有企业新时代的无上荣光。

(文/记者 张建芳 图/记者 吴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