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包头

盐碱地里种出“幸福花”

土右旗美岱召镇苏波盖乡庙营村位于土右旗黄河冲积平原,属于黄灌区土壤盐碱化典型区域,为中度重盐碱地,地块零乱质量差、排涝能力弱,常种作物玉米亩产不足500公斤。然而,经过盐碱地改造,多年玉米都长不好的盐碱地竟然长出了绿色蔬菜。7月19日,记者在苏波盖乡庙营村看到,田里采摘出的一筐筐鲜绿色的西兰花被工人们装上货车,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昔日盐碱地如今变良田

土地地块零乱、质量较差、排涝能力弱,昔日的庙营村常种作物玉米亩产不足500公斤,只有包头地区玉米平均亩产的一半。2019至2021年,土右旗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项目,在庙营村集中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通过打乱地界、大破大立、激光平地、新建毛渠、配套完善灌排体系,同步增施有机肥,实施土壤改良等系列工程,庙营村曾经“白斑斑、矮埂埂、渠弯弯”的田地变为现在一亩亩土地平整、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农田。

西蓝花丰收

苏波盖乡采用“农户+村委会+企业”的模式吸引企业落地,庙营村村委会将3000亩高标准农田整合,一改过去涉及村民多、土地零散的状况,由村委会统一流转服务企业。如何利用好盐碱地作为种植业发展的方向,苏波盖乡经过多方考察,积极引入西兰花种植。西兰花属于耐盐碱品种,因营养成分全,风味鲜美,颇受市场欢迎。2022年,成功吸引内蒙古金粮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西兰花种植技术公司,共计投入600万元建设冷凉地区西兰花生产基地。

今年苏波盖乡首次引入种植就喜获丰收,为调整包头市种植结构,保障“菜篮子”农产品供应做出了贡献,探索出一种盐碱地种植的新模式。

“高标准农田+四控”技术推广应用

庙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新建、完善了灌排体系,安装了黄灌区黄河水滴灌及水肥一体化设备,为“四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设施保障。干渠里的黄河水,经由地头的旋流器、沉沙罐过滤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的各个角落。与传统大水漫灌相比,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模式,不仅肥料的利用率提升到了60%以上,节水也可以达到80%-90%。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为乡村振兴赋予了能量,庙营村西兰花的成功种植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土右旗共改造盐碱地2万亩,通过新技术将盐碱地进行改良,将来这些地种植粮食也没问题。”土右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梁建忠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现有的技术,在重度盐碱地种植西兰花、有机花菜,在中度和轻度盐碱地试种辣椒,同时还将尝试大豆和玉米的套种,千方百计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融媒体记者:王璐;摄影:祝家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