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以人民为中心 吹响时代号角 铸就文艺高峰

以人民为中心 吹响时代号角 铸就文艺高峰

——新时代包头文艺事业发展综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两个打造”,以火热的文艺创作融入并记录壮阔时代,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发挥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等艺术门类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开创了我市文艺工作新局面,创造了文艺事业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讴歌人民,反映时代,奋力擘画新时代精神图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包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文艺工作,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我市制定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召开全市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两个打造”专题工作会议,举办各类文艺评选活动等,努力推动包头文艺创作出“高峰”、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促进全市文艺工作繁荣发展。

立足新时代的历史坐标,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根本立场,自觉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激发向上向善、同心筑梦的精神力量。

回首过往,旌旗猎猎。十年间,我市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度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 赛场》、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等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奖;电视连续剧《安居》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为建党95周年展播剧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并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荣获第三十一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大奖。

且看今朝,再创辉煌。今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我市推荐参评的图书《我们像双翼神马》《稀土之光——包头稀土业创新转型发展纪实》、话剧《为正义辩护》、音乐剧《草原曙光》、儿童音乐剧《藏在苹果里的秘密》、电影《寻找陆远》、纪录片《发现包头》、广播剧《筑梦军工》、歌曲《黄河从草原流过》《执着》、舞蹈《铸魂》共11部入选获奖,涵盖奖项所有门类,获奖作品数量位居本届各盟市首位,创包头市获奖数量历史最好水平。包头市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

立足本土,铸魂润心,着力构筑各民族精神家园

好的文艺作品就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准确把握时代脉动,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新变化、富有新时代内涵新生活、展现人们精神新风貌的现实题材进行创作,彰显浓郁“包头味道”,讲好精彩“包头故事”。

我市纵深推进“两个打造”,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用好“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红色资源,紧扣“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等主题加强现实题材策划选题,创作推出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族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

广播剧《国家的孩子》、漫瀚剧《都贵玛》等作品讲述了上海三千孤儿在内蒙古人民的哺育下健康成长的感人故事,奏响了民族团结赞歌;长篇报告文学《我们像双翼神马》、舞蹈《铸魂》以“齐心协力建包钢”为主题,再现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生动场景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叙写了各民族群众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的暖心佳话;话剧《为正义辩护》生动展现王若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革命家精神;文史纪录片《发现包头》全景记录了包头地区从新石器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革命故事;广播剧《筑梦军工》谱写了几代军工人为祖国军工事业奉献一生的恢弘诗篇。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我市深入挖掘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力活跃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创作出了漫瀚剧《呼唤》、大型二人台剧目《王老太太》、舞剧《逆行者》、电影《我是条咸鱼》、电视纪录片《包钢故事》《红色记忆中的包头》、歌曲《好一个新时代》、广播剧《守望》、纪实文学《“拉话话”亲》、长篇小说《包头风云》《萨县抗日游击队》、美术《齐心协力建包钢》、雕塑《古风·劲道》、摄影《以马为梦》等一批彰显地域风格、弘扬民族气魄的优秀文艺作品。小戏《社区小夜曲》、小品《大城小事》、情景剧《青山烽火》、歌曲《筑梦》《聆听草原》、舞蹈《金秋的欢腾》等一系列接地气作品深受群众欢迎。

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要接地气,更要传得开、留得下。我市以举办新闻媒体宣传推介座谈会、开展优秀舞台剧展演及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组织文艺精品展播、展映和深度宣传报道、评介等,不断扩大文艺精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用情用力向全国乃至世界讲好包头故事,展现包头形象。微电影《遥远的家》荣获中宣部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二等奖;民族音乐会《黄河从草原走过》入选“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舞蹈《额吉——都贵玛》入选中国文联扶持项目;话剧《惊蛰》、小剧场话剧《你好,爱情》入选中国话剧协会2021年“话剧中国”全国话剧新剧目展演季;话剧《沙变录》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展演;小剧场话剧《触不到的恋人》《你好,爱情》作为代表内蒙古“中德建交45周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交流年”作品赴德国演出;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创作的音乐会《情缘》应邀赴新加坡演出。

多措并举,激发活力,聚力文艺事业再攀新高峰

时间,标注新时代的方位。实践,刻录新征程的步履。

我市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措并举,为文艺精品创作培植繁盛土壤,奠定坚实基础。坚持规划先行,树立鲜明创作导向,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制定2020-2021年、2022-2023年《包头市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方案》,出台了《包头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办法(暂行)》,实施滚动式管理,定期研究策划并更新项目,形成打造提高一批、创作生产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格局,使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类作品脱颖而出。不断加大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的扶持力度。“十三五”以来,共争取国家、自治区、包头市三级扶持资金近1.1亿元,其中获得国家艺术基金1895万元,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扶持资金近2400万元,市级财政投入6500余万元。

文艺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人才。我市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重视文艺人才培养工作,制定出台《包头市青年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首批文艺领军人才、中青年文艺骨干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文艺群体工作的实施意见》《乌兰牧骑专题学习培训方案》《乌兰牧骑“学·创·演”活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召开全市青年文艺创作座谈会,举办青年文艺创作研修班,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

完善文艺人才激励机制,举办各类评奖活动,激发全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不断拓宽催生优秀作品的有效途径。十年间,我市组织举办了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艺振兴奖评选活动,全市共有360多件作品获奖;举办了“首届包头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隆重表彰奖励了26位我市杰出的艺术家,大力褒扬他们在文学艺术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作出的重大贡献;举办“许淇文学奖”评选,7位作者获奖,激励年轻作家把老一辈文艺家德艺双馨的良好基因传承下去。全市文艺工作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拥有市级以上文艺家协会会员30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291人,居全区各盟市前列。

加大对青年拔尖人才的资助扶持、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国家知名院校合作,选派文艺骨干人才学习深造。积极与全国高层次创作人才合作,以项目吸引尖端文艺人才,通过剧目的创排、展演等形式,以演代练,互相学习,以此提高演职人员的业务技能。实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从国家知名艺术院校自主招聘优秀毕业生,解决文艺人才短缺问题。结合包头市“鹿城英才”实施工程,充分利用自治区“人民喜爱的文艺家”、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文化名家“四个一批”“草原英才”等评选活动,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

围绕“送欢乐 送文明”“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专家服务基层”等主题实践活动,我市组织乌兰牧骑队员及本土艺术家深入基层,根据群众实际需求,以“乌兰牧骑+”方式,开展文艺演出、辅导、服务等活动,指导培训基层文艺人才、业务骨干,在夯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同时,创作了一批分众化、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小戏小品、表演唱、音乐快板等作品,满足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健全完善文艺评论人才培育机制,重视培养青年评论人才,广泛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守《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秉持职业操守,树立良好形象。加强文艺评论阵地、队伍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基地”作用,提高文艺评论质量和水平。

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具有光荣传统的包头文艺生力军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自觉担负起为人民立传、为历史画像、为时代明德的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工业文化等包头特色文化,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在全国叫得响的文艺精品,将包头市的文艺创作从“高原”推向“高峰”,为全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康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