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专题 » 致敬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 杜永亮:岗位多面手 初心印始终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从执笔为戈的政法专业毕业生,到稀土冶金现场的炽热红光,杜永亮用16年从一名普通职员成长为稀土电解工艺研发的领跑者,以懂技术、会管理的多面能力带领团队在稀土冶金市场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实现新突破。

杜永亮在工作中。

“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一线,就能从根源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07年,大学毕业的杜永亮进入包头市玺骏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从法律文书到元素周期表的转变,让这个年轻人犯了难。然而,千难万苦阻挡不了青春的冲劲,先后在企业供应部、品管部、综合办公室、研发中心的历练,在他眼中成了最宝贵的经历。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科技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企业智慧工厂建设的要求让杜永亮对自动化生产有了新的想法。稀土电解炉生产加料、出炉以往都是人工操作,安全性、效率、产品质量都会因操作工的方法不同而产生差异。现阶段,生产加料已实现自动化,但自动化出炉问题一直是各企业集中攻关的一项难题。

自动化出炉的优势显而易见,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能让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降低生产成本。但该如何实现这一设想?在企业老一辈技术研究人员的构想和指导下,杜永亮组织带领团队一起想办法、做推理、搞实验。最终,经他和研发部门的集体攻关,利用虹吸原理,把稀土电解底部的金属通过负压方式吸出,实现了自动出炉。杜永亮介绍,目前,该项技术已进入实验阶段,正在进行细节化改造,技术成熟运用后,将在稀土电解工艺操作上实现新突破。

在不同岗位工作的时间里,杜永亮学原材料的特性,学品质管理的学问,提升综合协调的能力,多岗位历练让他逐渐成为了企业里的“多面手”。

如今的杜永亮,肩负着企业研发中心主任一职,刚上任时,正值稀土市场风云诡谲,变幻莫测之际,中小稀土企业面临原料市场不稳定和生产成本高的局面。提高产能、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还是得从生产一线和操作技术下手。

在企业负责人提出对石墨电解槽结构进行改进的设想后,杜永亮紧紧围绕目标要求,认真总结分析国内稀土行业石墨电解槽的优劣势,大胆预测未来稀土电解工艺技术发展的趋势,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和多次改进,最终让“大口径单阴极电解槽”和“集群式稀土熔盐电解装置”两种电解槽,成功应用于企业自身生产上。其关键技术突破了圆形石墨电极尺寸限制,实现了电解槽的扩容,产量提高约20%,生产成本降低10%,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

年轻的岁月易蹉跎,但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便是不负青春韶华最好的诠释。杜永亮用青春奋斗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榜样力量,更将继续带着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在时光的坚守里,擦亮新时代奋斗者担当奉献底色。

(文/图 记者:娜默热;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