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包头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要闻

有“知”有“味”的思政课

日前,从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传来消息,稀土高新区高新一中孙泽伟、秦铭泽、吴政、闫芳四位思政课教师的课例入选教育部教学资源专题课。

据了解,为全面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中华民族大团结》数字化教育资源。经过多轮评审,共有36节课脱颖而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入选的4节课均出自高新一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发挥好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近年来,高新一中紧紧抓住思政课程资源开发建设这个核心,守正出奇,创新实践,锻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思政教师团队,让思政教育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有“知”有“味”、回味无穷。

先行

早在2018年,学校几位思政课教师就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地方课程教科书《民族团结教育》的编写工作,正是那次经历,成为高新一中思政课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最早尝试。

2021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走进中学校园。怎样才能将先进理论融入课堂当中,让中学生入脑入心?为此,自治区教育厅面向全区征集数字化课程资源,以学生能理解、易感悟的方式,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引领。

得到消息后,高新一中积极行动,明确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与说课的具体要求,并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刚接到任务时,我们既兴奋又忐忑。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为《读本》进课堂提供可以借鉴的教学资源,是在为广大思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所以深感重任在肩、压力巨大。”高新一中党建中心主任兼思政课教师马新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胸中有丘壑,眼里方能有山河。要作为《读本》的课程资源,首先要“吃透”读本。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剖析《读本》内容,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充分研读理论,撰写心得体会,形成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做好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拓新

要让抽象的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就要有创新的课堂。

为了让课程资源更贴合初中教学实际,高新一中以新课标为基准,形成了“寓情·寓心·寓理”的体验式教学,教师们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全方位收集素材,筛选事例,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评价,用递进式的问题串联学生的思考,用鲜活生动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真正感知、感受、感悟到情境中的人、事、物,触动心灵、升华情感、涵养品格,实现知识积累、能力提升、价值认同。

一次次学习、教研,一遍遍试讲、录制,高新一中11名思政课教师总动员,在不耽误正常教学的前提下,精读、精修、精研、精磨,经过三个多月的辛苦打磨,最终完成《读本》(初中版)全册教材16节课,包含说课、讲课两部分共32段视频的录制。

“那几个月很辛苦,加班到深夜是常态,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的课能真正走到学生心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个人、每个课时基本要录3至5遍,有时会录到凌晨,感觉像蜕了一层皮一样。”谈到当年的过程,教师吴政记忆犹新。

有千锤百炼的磨砺,方显宝剑出鞘的锋芒。2022年,11位教师录制的课例全部获得自治区数字化示范教学资源奖。

出彩

此后,高新一中又先后承接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屡屡获奖。2022年至今,学校1人获教育部“特色案例”奖,7人获得自治区优秀课例一等奖,7人获自治区优秀课例奖,11人获自治区数字化示范教学资源奖。

“通过课程开发建设的实践锻炼,高新一中的思政教师团队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意识更强,对职业的情怀更深,团队的精神更加振奋。”谈到教师的成长,马新奋感触颇深。

而最显著的变化还是在课堂。在学生们眼里,他们的思政老师“很潮很酷”,讲到维护国家利益,“外交天团”“太空出差三人组”等正面“偶像”的事例让学生们深受触动;讲权利与义务,竟然可以从美食博主的探店过程中“一探究竟”……

与时俱进的事例,议题式、辩论式体验教学,让思政课越来越生动,潜移默化间在学生心底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拨动了家国情怀的心弦,传承了责任与担当的理想信念。

正如马新奋所说:“合格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具备育人意识,应该以知识为载体,超越知识指向价值,超越功利指向精神。”

而有了这样的教师,学生才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记者:张海芳;通讯员:苏静;编辑:张飞;校对:王振伟;审核:贾星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注销须知 ×
我已阅读并同意注销须知
身份验证 ×
点击切换图像验证码
确定
确认注销 ×
注销账号后
请谨慎操作!
确认注销账号

登录黄河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