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照护、老人护理、烹饪保洁、整理收纳……近年来,社会对于此类家政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这些家政服务看似是每个人家里的“小事”,但背后是国家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大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1月份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家政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
家政学不是培养“高级保姆”
目前,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均开设了家政学专业。
高学历人才选择家政学专业并非要成为“高级保姆”。家政经理人、社区服务站站长、项目经理等岗位需求占市场需求近一半,家政讲师、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师占市场需求的25%。河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郑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王瑜表示:“把家政学大学生等同于高级保姆是对现代家政行业的误解。”
家政学专业学什么?收入如何?
以郑州师范学院家政学专业为例,该校的家政学专业开设有学科基本理论相关课程,如家政学、家庭社会学、家庭伦理学;家政管理类课程,如家政服务心理学、家庭理财学、家政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如家政培训理论与实务、家庭营养学、家庭护理学等;专业技能课程,如老年介护学、家政服务礼仪、收纳整理、茶艺与插花等。
毕业生收入如何呢?据郑州师范学院的合作企业、广州某高端家政服务企业副总卢漫恩介绍,目前,公司共有60名管家,学历均是大专、本科,年薪在10万到30万不等。“据我们了解,行业内还有人能拿到50万到80万的年薪。”
高素质家政人员缘何短缺?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人,行业企业100多万家,行业规模超1.1万亿元。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让更多居民有了家政服务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而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及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同样促使家政服务的相关需求持续增加。在需求高涨的情况下,用工缺口自然出现。
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消费者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常家务。这是因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让更多消费者使用智能家居,采取网络购物、在线订餐等消费方式,进一步“解放双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就显示,我国居民的家务劳动活动时间正在减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往往集中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细分领域,例如照护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残障人员、失能人员等,这些工作既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细心耐心的同时为照护人员和服务家庭提供情绪价值,也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工作。
另外,一些新兴的家政服务项目也具有一定的技能门槛,比如上门代厨、儿童陪伴等。换言之,高质量的家政服务需要的不只是肯干的人,也要能干会干。
如何增加高水平家政人才供给?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要依托各类院校加强家政人才教育培养。其中:
高等教育方面:引导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市场急需的家政相关专业,并合理安排招生规模;
职业教育方面:重点是扩大家政教育专业教师规模,鼓励学校与家政企业师资互聘兼职;
继续教育方面:重点是有序推动家政相关专业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鼓励更多从业人员接受学历继续教育。
家政学专业设有本科生、研究生、函授生三种招生模式,既培养教育、管理、一线高级服务人才,也为传统从业者提供提升技能的渠道。
本科生的培养是为该行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年轻的鲜活动力;
研究生的培养是交叉学科设置,主要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教育教学能力,懂得研究的一些高职高专的师资;
函授生的培养是为提升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的素养而设立的,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从业人员可以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为从业者提供“国家级”免费培训当前,我国有3000多万家政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对较低。商务部与国家开放大学签订协议,将840学时家政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上线到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供家政从业者免费在线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透露,“国开家政”培训行动计划将每年培训家政从业人员30万人次,同时为院校学生、社会公众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目前,中国家庭日益小型化,“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模式日趋突出,家政服务行业将为更多家庭解决困难,行业前景光明。
多部门表示,支持家政企业深度参与院校的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促进人才培养匹配市场需求,支持家政企业与相关院校建立稳定的就业对接机制。王启明表示,推动家政人才高质量就业,以家政人才培养的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数字赋能,将进一步地优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免费向大众提供,培养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建立家政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此来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家政人员。创新模式,把培训和学历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激发家政人员终身学习的内生动力。
来源:央视网;校对∶李麒;一审:黄韵;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