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固阳县兴顺西镇红庆德行政村存万壕自然村,总装机容量112.32千瓦和15.795千瓦的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全村219块光伏板“上岗”,标志着包头市首座光伏帮扶电站正式发电,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屋顶成致富宝地
走进固阳县兴顺西镇红庆德行政村存万壕自然村,一块块整齐的光伏板正在农户大院享受着“阳光浴”,此时光能正在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蓝色的光伏板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的景象给这座小山村平添了几分科技感。
“不用咱们农民花一分钱,企业给安装,按季度打钱,预计每季度能增加500元收入。”70岁的村民范宽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脸笑容地分享自家的变化,“院子空也是空着,这光伏板挺好,不用管理,也不影响在院里其他地方种菜,还能多一份收入。”范大爷的一席话,说出了众多当地村民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固阳县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充分盘活村庄屋顶资源,积极探索推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零碳村”试点建设。经前期调研,帮扶单位确定在兴顺西镇红庆德行政村存万壕自然村试点建设“零碳村”,实施试点户用光伏帮扶工程项目,重点从光伏发电、清洁能源取暖、植树固碳等方面入手进行建设,让村里闲置的屋顶成为致富的宝地。
记者了解到,存万壕村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务工,村里老年人居多。安装光伏板,不仅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对于年龄大的村民来说,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平时也没有什么收入,把家里本来就闲置的屋顶拿出来做光伏电站,冬天能保护房顶,夏天能让房子凉快一点,每个月还能拿到一笔钱。”今年62岁的村民刘大爷满意地说。
足不出户享福利
随着户用光伏发电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得到实惠。
“本期光伏帮扶电站并网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近6万元收益,明年二期项目实施后,整体收益将达到9.5万元,让广大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电力福利。”红庆德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薛志亮说。
户用光伏发电项目是固阳县政府与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致力于打造“零碳村”的关键一环。该公司派驻红庆德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传哲告诉记者,作为固阳县首个“零碳村”项目试点,该公司和固阳县政府、兴顺西镇政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下的“零碳村”试点,于2023年9月开始建设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前期进行了农网改造,10千伏的线路改造了0.86公里,0.4千伏的线路改造了1.6公里,安装了4台400千伏安的变压器。
刘传哲介绍,今年上半年,红庆德行政村存万壕自然村已成功完成整村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于4月并网发电,成为固阳县首个整村建设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覆盖了村里的53户村民,平均每个院落年发电量达6万千瓦时,所产生电量全部上传电网。”
“下一步,我们将在固阳县继续推进户用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让光伏助推乡村振兴成为现实,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工程,在探索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增收。”刘传哲说。
(记者:李楷谨;编辑:秦新宇;校对:武巧英;一审:武巧英;二审:王国秀;三审:贾星慧;终审:王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