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翻开新中国国防事业发展的70年长卷,生产出共和国第一辆主战坦克、第一门高射炮以及8×8轮式步兵战车等武器装备的北方工业重镇包头市,因特殊的历史背景、神秘的兵工传奇而光彩夺目。

从1959年10月1日包头生产的59式坦克队列、100毫米高射炮队列出现在建国十周年阅兵式上,到2017年7月30日包头生产的99A主战式坦克在朱日和建军90周年阅兵中完美亮相。薪火相传的兵工精神让包头成为共和国国防工业发展最直接的见证者。

70年来,包头一代又一代兵工人舍身忘我、艰苦奋斗,用心血和汗水创造出可歌可泣的兵工传奇。

她成立于 1954 年,是国家“一五”期间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兵器工业保军骨干企业,是国家唯一的主战坦克和 8×8轮式步兵战车研制生产基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

创造幸福的人

1942年6月出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工作。1968年,为支援祖国边疆教育事业来到内蒙古,历任内蒙古一机集团原教育处处长、工学院副院长、一机福尔公司总经理、一机厂工会副主席。现退休,返聘为一机集团网球中心主任。

了解详情

铁甲雄风今犹在安保线上一老兵

在工厂筹建中任训练班干事、保卫处内勤。1975年调十分厂任政治处主任,1976年回总厂搞清查落实政策,1978年任保卫处副处长,1982年任处长、党总支书记。1985年改建公安处,任公安处长、党委书记、厂纪委委员(武装部、地震办等规划管辖),1997年10月退休。

了解详情

在军工厂一辈子的体育情

北京人,1936 年 10 月 27 日出生。1956 年到内蒙古一机集团体育协会工作,担任体协主任。内蒙古一机集团的体育事业是伴随着共和国、自治区和包头市的体育事业成长起来的,张国藩是建厂时就在一机体育战线的元老级人物,他见证了一机集团体育事业的萌芽和成长。

了解详情

大国工匠之“独手焊侠”

他 37 年如一日,执着地坚守在平凡的焊接岗位上,追求着焊接技能水平的极致。他拥有“金属材料与焊接材料的寻用匹配法”等多项成果以及“HT 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等国家专利,赢得“独手焊侠”的美誉,是全国技术能手、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和“草原英才”称号获得者,是一位勤奋执着、守望相助的大国工匠。

了解详情

血汗铸就军工魂

在内蒙古一机集团铁路车辆及民品创业、发展时期,崔瑞刚曾担任铁路车辆制造的主干—三分厂党委书记、厂长、经理等职,是一机集团军民融合的主要见证人之一。

了解详情

用黑白照片记录峥嵘岁月

他用黑白色的老照片记录下了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记录下了一机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为一机集团、为包头,也为后来人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城市记忆。1986 年,从事摄影摄像事业 31年的吴耀华结束了与摄像机、照相机打交道的日子, 调整到一机集团质量保证部当部办主任,后来又调到了科研所担任所办主任。

了解详情

那些激情岁月的光芒时刻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那也是张乃林悉心珍藏的记忆,是与队友在一起时的欢笑与泪水,是代表厂里演出时被认可的骄傲与荣耀。

了解详情

最美的年华奉献给最爱的“她”

从 1978年到工会工作,就长期担任文艺干事一职,辗转于工会体协、宣传部、俱乐部、厂办、组织部离休干部科等部门。马殿忠是那个时代一机厂职工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他将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工厂,也将对厂里的爱延续给了子女。

了解详情

见证职工教育的发展

今年 77 岁高龄的王春庚老人,曾是内蒙古一机集团职工培训处处长。搞过 20 年的科研工作,然后从事管理工作,见证了一机集团职工教育从无到有、一步步摸索着走向正规的全过程。

了解详情

用行动诠释兵工人的责任与精神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的一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军工产品,也就是轮式装甲装备的研发工作,同时也是兵器工业的科技带头人,在一机集团工作已经有27年了,参与过许多国家级型号项目的研制工作。

了解详情

装甲钢是这样炼成的

四川省威远县人,1956 年来到包头,跟随苏联专家学习装甲钢冶炼技术

了解详情

一机教育五十载 峥嵘岁月洒满爱

1941 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65 年分配到一机一中任教。历任一机一中教师、副校长、校长,一机教育处副处长,工会主席。

了解详情

那些激情澎湃造坦克的日子

1959年是新中国建国10周年,当时一机厂坦克方阵参加国庆10周年大阅兵,接受国家领导人检阅,这是每一个军工人�

了解详情

把毕生献给无声的“战场”

他搞起科研就像骁勇的斗士,天天和科研难题角逐,直至最终战胜它们。今年 72 岁的他,仍然奋战在内蒙古一机集团科技前沿,这不仅仅因为他是科研专家、科技带头人,更基于他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他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无声的“战场”。

了解详情

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友谊

苏联帮助我国建设 141 个重点工业项目,后增加到156 个,其中 24 个国防工程项目中包括援建一个坦克制造厂,至此,内蒙古一机集团—中国唯一的坦克制造基地横空出世

了解详情

兵工征途铁甲情

先后任主任工艺员、车间主任、生产处长、分厂党委书记、总厂副总工程师、党委书记等职,参与并领导了我国第一台坦克研制、生产的全过程。1985—1990 年任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了解详情

​ 兵器专家的铁甲情怀

相继担任 8×8 轮式步兵战车系列总设计师、VT4 主战坦克总设计师,从事坦克装甲车辆专业领域工作 30 余年。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坦克装甲车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了解详情
翻看北重集团的发展史,是一部兵工精神薪火相传的长卷。
北重集团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 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Slide 2
为数控机床把脉的“良医”
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员工。他从一名普通的维修电工成长为北重集团金牌工人、兵器工业集团级关键技能带头人、全区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誉为业内的“数控维修专家”。
Slide 2
十四年铸起兵工梦
他不爱言语,站在飞速运转的数控机床旁,却与冰冷的机器有“说不完的话”,虽是80后,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大师工作室”。面对兵器技术能手、第一批鹿城英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金牌工人”等等数也数不清的荣誉,有人说,他将最美的年华“白白浪费了”,而他却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光环之下的宁静……
Slide 2
满足客户需求展现军工风采
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亲身见证了北方安防公司的成长,见证了公司的护栏产品走进天安门广场的全部过程。在贺星跃看来,军工精神就是做事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要用在生产上,还要用在市场开拓中,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企业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Slide 2
战略决策引领企业发展
1988年毕业后分配到北重集团从事技术工作。1999年任民品研究院副院长,2000年任规划部副部长,2011年任北重安东公司总经理,2014年6月任保密处处长,2016年至今任战略管理部总经理。
Slide 2
春秋三十载浓浓兵工情
从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等环节来看,我认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坦克装备可以说是相差无几
Slide 2
深孔镀铬专家
进厂30年来,多次承担公司重点项目的技术研制工作,先后担任北重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北重集团原特种工艺厂厂长、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Slide 2
父子相接传承兵工星火(上)
工作期间,他自学俄语,独自翻译并正式出版了《稀土金属合金》,编著了《身管失效与特钢材料》。他所翻译、编著的书籍,对钢铁大锻件行业以及年轻一辈钢铁人有传播借鉴的意义。他将自己一生中的40年都奉献给了北重集团,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兵工事业。
Slide 2
父子相接传承兵工星火(下)
有一种精神融入骨髓,甚至影响下一代,白德忠把自己为之奉献一生的兵工事业传递到了儿子白箴手中。
Slide 2
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重集团数控铣工李晓杰访谈录
中国兵器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四〇二车间数控铣工,不玩游戏,很少上网,最大兴趣是操作数控铣床,工作不到5年,李晓杰从一名普通学徒工成长为同龄人的佼佼者,他所加工的零部件合格率始终达到100%。
Slide 2
数控维修领域“女汉子”廖丽娟访谈录
2008年8月,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择优分配到北重集团数控设备维修中心,干起了数控维修这个多由男人们来干的行当
Slide 2
2019年度自治区北疆工匠、北重集团技能带头人李松访谈录
从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到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防邮电工会技术委员会数控维保专业副主任专家,再到前不久获评自治区“北疆工匠”,李松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2019年度包头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他用一连串荣誉向大家印证——降服数控设备维修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需要怎样的坚韧、钻研和奋斗。
Slide 2
学习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王道”
360的压机从制造上把钢丝硬力缠绕、重型安装等这条技术路线打通了,技术体系建起来了,到后来,清华大学又做了好几台压机,不管是西安炎凉的4万吨,还是青海的6.8万吨,都是在北重集团的基础上完成的
Slide 2
为国防事业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时要开发双57毫米舰炮也是有竞争的,713研究所和北重集团同时研制,结果北重完成了,713研究所没有研制出来
Slide 2
“老西儿”在包头
我当时在247厂炮管生产车间担任工段长,当时支援边疆建设名单上是没有我的,赶上工厂生产100毫米高射炮缺人,我最后是从247厂调来的
Slide 2
我见证了北重集团从无到有
和那个年代的大部分人一样,周呈祥的一家人靠种地为生,生活得很艰苦。因为家里穷,又正值动荡的时代,周呈祥只上过三年学,15 岁那年进入包头市东河区财神庙街杂货铺当学徒、卖山货。1953 年进入北重集团,先后从事锻造工、烧结工、库房保管等工作,被喻为北重集团建厂“第一个摇旗人”。
Slide 2
我给吴运铎当老师
傅安生在北重集团的经历,绕不开吴运铎这个名字。他给吴运铎当过老师,也曾目睹了吴运铎的认真和努力,并把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带到工作中,从年轻直到老年。
Slide 2
橡树下的青春记忆
于正心和陈豪夫妻俩,是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的原型之一,可以说,包头这片土地成就了两人的事业,也成就了两人的爱情,而他们也把全部的精神和力量献给了这片土地。
Slide 2
妙手匠心 先锋本色
一些所谓的民品加工,实际上是各个科研院所的军品试验装置和管体,加工这些产品,在现有的炮管生产线上有好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机床的加工能力、机床硬件配置都要重新定做,还有刀杆、刀体、刀片等,以及加工中这些新定做的工装是否适合产品加工都是未知数
Slide 2
那年之后,我们再不吃饺子了
60 多年的发展历程,加上这四个里程碑式的项目,将工厂在各领域的宽度扩展得非常广阔,让我们的火炮生产能力涵盖大中小口径的各类产品,这在全国来说只有北重集团能够做到,也造就了工厂现在防务产品的任务饱满
Slide 2
雷锋是指引我人生的坐标
全国学雷锋“最美人物”。1963 年,随着雷锋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当时还是北重集团一名员工的陈文学深受感动,此后的50多年间,陈文学不断增加自己的展品和宣讲内容。
氢弹燃料、第一艘核潜艇燃料的诞生地,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的身份甚至略显神秘、低调,但这个中国核燃料元件研制基地,为共和国“两弹一艇”和核电事业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老厂。
更多
在包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兵工企业核心价值观振聋发聩,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薪火相传。这些承担着强军特殊使命的兵工集团,是共和国国防实力的缔造者。这些视频极具科技感、现代感,充分展示了兵器工业集团在履行强军首责、加强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一帧帧高新武器装备实战演练的震撼场景,体现了兵器工业集团捍卫国防的坚强意志,彰显了作为兵工集团的实力和责任担当。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兵工城”的人,为此骄傲!
  • 1
  • 2
  • 3

扫描二维码 观看历次阅兵仪式中的包头造

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