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锤炼更为坚定的信心
来源:包融媒   2025-08-17

今年的雨量,刷新了包头人对雨的认知。

7、8月以来,包头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大幅增加,甚至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土右旗更是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部分区域房屋进水、道路中断、设施受损。

人们见证新的气象纪录,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防汛大考。面对这样一场考验,全市上下从各职能部门到旗县区,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都让人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

这不禁让人想问,这样的信心是怎么炼成的?

这是来自制度的力量

土右旗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土壤以黏性土为主,渗透性欠佳。极端强降雨、缺少直接排洪通道……多种因素叠加,致使今夏土右旗防汛难上加难。

遭遇汛情以来,包头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调度防汛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市领导多次到土右旗双龙镇现场办公,与防汛一线干部群众共同作战应对汛情。土右旗及市相关部门紧密联动,全力抢险救灾,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一盘棋部署、一张网联动、一股绳发力——强大的组织动员和协同能力,为土右旗战胜汛情提供了坚强保证。

这样的组织动员和协同能力,高效调动全市资源、力量去补充具体点位不足,让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强有力的支援。

汛情期间,这样的力量来自四面八方。

市委组织部划拨400万元党费支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市财政局筹集并拨付2000万元抗洪救灾资金,市公安局集结警力奔赴一线,市民政局对因灾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落实救助政策,市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调用多批次防汛抢险专业物资和救援设备驰援救灾,市住建局从资金物资、政策支持、专业技术到一线协调,全力投入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市卫健委组织专家检查环境与饮水安全……各部门第一时间迅速响应。

全市干部职工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募捐行动,向受灾地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为抗洪救灾尽一份绵薄之力。各旗县区向土右旗抗洪一线捐赠各类防汛急需物资,出动防汛人员驰援,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洪救灾。

此外,从中央、自治区媒体到包头市、土右旗融媒体中心和自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干部群众抗击洪水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提供权威雨情动态、安全防护提示、应急避险指南等信息,进一步凝聚起抗击洪水的磅礴力量。

这套高效、权威、快速整合资源并协调各方的指挥协调机制,成为此次防汛救灾稳定灾情、掌握主动权的核心,包头应急处突、组织动员的综合能力,为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来自人心的力量

高效的制度体系筑起堤坝,万千民众的善意与行动为之添砖加瓦。守望相助的暖流,在灾难面前凝结成最温暖也最坚韧的力量。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成为防汛一线的中坚力量。他们带领群众,在危急时刻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强大的社会暖流也在汇聚。从市直部门到各旗县区,从各类企业到个体工商户,从社会组织到网红达人……来自社会各界的无私捐助,展现出一座城市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凝聚力。

市慈善总会发起了支援土右旗抗洪救灾倡议,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13家商会及爱心企业开展抗洪救灾捐赠,市国资委机关及14户监管企业干部职工筹集善款34万余元,交投集团额外捐赠18.1万元专项资金,水务集团、文旅集团、包钢房产物业集团等也纷纷支援灾区。

内蒙古润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灵多次向灾区捐赠,他说:“只要有需要,我们还会继续捐赠物资,尽最大努力帮助受灾地区。”

土右旗本土主播李龙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物资为防汛助力,还通过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他说:“这是我土生土长的家乡,看到老家遭遇洪灾我很揪心,第一时间采购抗洪物资、捐款,希望家乡能早日战胜这次洪灾,重建家园。”

在防汛一线,广大受灾群众积极配合转移指令,邻里之间互助互济,共渡难关,展现出高度的团结和坚韧。

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少年自发在一线填装沙袋,各村村民驾驶自己的四轮车、三轮车主动参与物资运输……“守坝就是守家”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当下,土右旗防汛险情得到有效处置,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复,未来还有更多具体的工作需要系统开展。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考验必将铸就这座城市更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这种同向而行、彼此呼应的合力也必将成为我们创造未来的不竭动力,重振包头雄风的奋斗目标,也必定能够实现。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康璐;编辑:王洁;一审:赵遐;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

微信图片_20250604163014

责任编辑: 王 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