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规范执法司法护航企业发展
2025-08-29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严格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8月2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全市法院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向社会公开发布,并接受媒体提问。

记者了解到,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始终将专项行动作为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和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载体,通过坚持全市法院一盘棋,构建“中院统筹、基层联动、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全流程规范涉企执法司法环节,以司法公正护航市场公平,以司法效率赋能企业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畅通立案渠道上,通过设立涉企立案绿色通道和推行网上立案,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导、风险提示、材料收转等诉讼服务,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移送,实现涉企案件“即来即立、即立即转”,有效降低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推行“容缺受理”新机制,针对企业基本材料齐全、次要材料因客观原因暂时无法提供的立案申请,率先推行“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企业需补充的材料,允许企业在承诺期限内补交材料,最大限度避免企业因材料细节问题“来回跑”;落实权益保障硬举措等方式,开通“不立案投诉督办”通道,设立专门的企业“不立案”投诉督办渠道。在全区率先实现开具诉讼费电子票据,大大提高诉讼费缴退费工作效率。积极落实诉讼费“缓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开通诉讼费缓交、减交、免交“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做到快审快办,切实减轻企业诉讼负担。专项行动以来依法对民营企业缓、减诉讼费近249万元。

在强化审判职能上,积极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等部门共同发布《关于依法处置职业索赔恶意投诉举报行为暂行规定》,精准判断“职业打假人”以维权为名向民营企业索要高额赔偿、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避免对中小微企业“小错大赔”“小过重罚”;开展长期未结涉企案件“清积攻坚”专项行动,建立台账管理、包案督办、定期通报机制,集中清理一批久拖不决的涉企积案;加强金融审判工作,依法审理金融借款、民间借贷、融资租赁等案件,保护合法融资行为,有效规制民间借贷“砍头息”“高息转本”等乱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坚持“救扶结合”理念,对暂时遇困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调解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建立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及快审机制,2025年至今,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20件,同比增长184.15%,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20.22天,调撤率为79.15%,服判息诉率为98.72%,有效保护企业创新成果,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在加大执行力度上,建立中小微企业账款执行“绿色通道”,充分运用律师调查令制度深挖财产线索,完善网络查控手段,提升财产查控和处置效率,切实保障企业胜诉权益及时兑现;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灵活采取执行措施。对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优先采取“活封活扣”“放水养鱼”、执行和解、分期履行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充分发挥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及守信激励作用,根据被执行人履行情况,对其信用等级实施动态调整。在惩戒恶意失信的同时,对“失能”企业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助力失信企业重塑信用、回归发展正轨。

在健全长效机制上,通过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依托“司法服务+媒体普法+专业研讨”的立体化模式,走进企业开展专题普法讲座,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提升企业依法经营意识;深化院企协同联动,邀请近百位民营企业家参加“鹿法论坛”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讲座。深入包钢集团、双良集团及山东商会等42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商会组织开展调研走访,助力企业规范经营、有序发展。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通过发送司法建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推动构建“司法保障+企业自治+社会共治”的良好生态;发布涉企典型案例,及时梳理涉企案件审判执行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法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发布,宣传法律知识,明确司法裁判尺度,为企业依法经营和解决纠纷提供参考借鉴。

会上,还发布了《包头市某公司诉重庆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陈某诉包头市某公司要求涤除其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等登记备案事项案》等10个全市法院涉企执法司法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买卖合同、善意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现了全市两级法院在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作为。

规范涉企执法司法是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重要职责,更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担当。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持续深化专项行动成效,以更优的司法服务、更实的保障举措,让法治成为包头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企业发展的最强底气,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嘉伟;编辑:姜卉;一审:王雪仙;二审:张群群;三审:李涛)

d9b759d4e147482c8a9d6df5110a127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