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丨老工业基地的“绿色答卷”
2025-03-05

□张浩轩

当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追求孜孜不倦,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已经蔚然成风。包头作为老工业基地,曾以“草原钢城”闻名,也面临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如何走出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包头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

从高碳跨越到低碳,包头以产业升级实现转型发展,持续推进钢铁、铝业等高耗能行业的“绿电替代”。包钢集团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治污方式,完成内蒙古首例钢铁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建设钢铁行业最大规模的浓盐水零排放系统;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设全球首套碳化钢铁渣综合利用基地;在钢铁行业优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全社会树立了绿色环保新形象,逐步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此同时,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快,焦炭、电石等行业的过剩产能被清退,为光伏、稀土等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包头逐渐形成“硅料—组件—电站”的闭环光伏生态全产业链,一跃成为“世界绿色硅都”。这种“减法”去包袱、“加法”育新机的策略,让工业经济的“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

技术的突破不仅降低了污染,更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形成“绿色生产力”的良性循环。包头市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企业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发展绿色生产力。政企合力,同心发展,久久为功,共同守护绿水蓝天。

老工业基地要拼出一片蓝天,既需要源头减排,也离不开末端修复。包头市将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赛汗塔拉在城市中盛放,半城楼房半城绿的生态画卷进一步延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攀升,绿色经济吸引大量游客与投资,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包头的“绿色实践”证明,蓝天白云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主动变革的成果。从“向能源要效益”到“向绿色要未来”,这座工业城市以“拼”的姿态,闯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




编辑: 张浩轩 责任编辑: 图日根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