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连看|科学理性消费,网络购物避开这些雷区
来源:包融媒   2025-04-09


图片

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可能都有过“踩坑”的经历,市市场监管局专家提醒,要避开消费“雷区”,实现安全放心消费。

图片

中奖背后有陷阱

图片


上网时,页面突然自动跳转到抽奖界面,紧接着“恭喜您中奖啦”弹窗蹦出来,这很可能是个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很多这类“中奖”都暗藏玄机,有着各种隐性消费门槛。比如,要你购买指定商品,价格往往比市场价高不少;或者强制开通昂贵的会员服务,后续费用不断;还有些会让你支付高额运费,算下来,“奖品”的实际成本远超其价值。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和警惕。仔细阅读全部条款,特别是那些字体小、位置隐蔽的“使用说明”,以及支付环节的相关条款。这些地方藏着关键信息,稍有疏忽,就可能在中奖的喜悦中稀里糊涂地掏钱,最后得不偿失。


别被“馅饼砸晕了”

图片


缴费时,商家常以低价优惠为诱饵,诱导消费者点击,可实际上却悄悄绑定了自动续费协议。

专家提醒,支付前,大家务必仔细阅读有关条款,留意页面底部或折叠区域的协议说明,看看是否涉及自动续费、后期价格会不会调高。缴费后也别忘定期查询缴费明细,要是发现不需要的自动续费服务,赶紧关闭,避免不必要的钱财损失。

一些抽奖广告打着“限时优惠”“免费赠送”的旗号,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可实际通过货到付款等方式收取高额费用。

消费者一定要增强消费风险防范意识,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信誉好的商家和平台。对于货到付款、预付费、试用买卖等高风险交易方式,要保持高度警惕,优先选择靠谱的支付渠道,千万不要和卖家私下交易,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理性消费是关键

图片


一些主播为了吸引观众,夸大商品功效,甚至虚构原价进行打折。消费者在观看直播带货时,应保持理性,不要被主播的夸大其词所迷惑。购买前最好先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性能,避免因为一时冲动而购买到性价比不高的商品。

消费时,商品评论区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要参考,部分不良商家为了提升商品销量和店铺信誉,会采用不正当手段,雇水军进行虚假评价或刷单。这些虚假评价,一味地夸大商品或服务优势,对其存在的缺陷却只字不提,完全背离了真实情况。消费者在浏览商品评价时,很容易受到这些虚假信息的误导,从而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购买决策,导致购买到与预期相差甚远的商品或服务。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不能仅依赖单一来源的评价信息。可以多平台、多渠道地去参考不同消费者的反馈,还要学会辨别评价的真实性,留意评价内容是否过于笼统、夸赞是否过于夸张、评价时间是否集中等异常情况,以此来判断评价的可信度。


网络购物需牢记“三不原则”

不轻信夸大宣传

不点击不明链接

不脱离平台交易


专家提醒,若是不幸遭遇上述消费陷阱,首先要保存好各类消费凭证,像抽奖页面截图、支付记录、聊天记录、商家营业执照等关键信息,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证据。必要时,请拨打12315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举报投诉,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岸;编辑:尤允庆;校对∶杜利国;一读:刘勇如;一审:郝晨莺;二审:刘璟;三审:梁学东


包融媒下载引导图(横)


责任编辑: 尤允庆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