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生文博志愿者的志愿心得
2025-05-03


志愿心得















      我是李鹏,是来自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心中充满了对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知识传播的热忱,因此我选择来到包头博物馆,成为一名志愿者。今天,恰逢我踏上这片志愿热土一周年的纪念日,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心中充满了珍贵的回忆和深刻的感悟。从初入博物馆时的懵懂无知,到如今能够熟练地为游客讲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每一步都凝聚了我的汗水与努力。我深知,作为铁路学子,我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广博的文化视野,将铁路文化与中华大地的悠久历史相结合,传递给每一位来访者。



      在博物馆的悠悠时光,不知不觉已走过一载春秋。这一年,我好似一位执着的文化桥梁搭建者,凭借铁路专业背景赋予的独特理解,为每一场研学活动绘上别样绚丽的色彩。历史,宛如一位饱经沧桑、智慧满盈的老者,在时光深处静静伫立。这一年来,他始终对着我娓娓诉说往昔的风云变幻。而文物,便是老者手中珍贵的记忆碎片,每一片都承载着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密码。成为博物馆志愿者,是我年少时便怀揣的炽热梦想。这一年的志愿历程,更像是一场与历史文化浪漫且深入的邂逅。这一年里,我无数次漫步在展厅,每一件文物都似一把神秘钥匙。轻轻转动它,一段段尘封已久的故事便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从锈迹斑驳的车马器,到古朴厚重的运输器具,它们静静陈列,却仿佛向我诉说着千百年前包头大地上的喧嚣与繁华。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周年节点回溯,这些珍贵文物,就像一把把精巧的刻刀,一点点雕琢开包头这座城市的历史外壳,引领我深入它的灵魂脉络。也正是在这一年的探索中,一颗滚烫的种子在我心底深深扎根——“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国文化”。未来,我愿继续以志愿者之名,在这条文化传承之路上笃定前行。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包头博物馆,我已悄然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一整年。回顾这365个日夜,每一场活动都像一颗璀璨的星,镶嵌在记忆的银河中,不仅丰富了我的经历,更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切的体悟。记得去年今日,我第一次站在展厅,紧张又兴奋地开启志愿服务之旅。而如今,我已能从容地带领参与者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犹记那场文物拼图活动,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我耐心地协助他们完成这项特别的挑战。当他们皱着小眉头,用稚嫩的小手一点点将碎片拼凑成完整的历史画面时,专注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古老文明的好奇与向往。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文化传承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破土而出,那股蓬勃生长的力量,让我深受触动。这一年里,我还多次指导青少年们体验传统投壶游戏。从讲解游戏规则,到示范礼仪动作,看着他们在欢声笑语中你来我往,不仅享受着游戏的乐趣,更在一次次投壶的过程中,领略到古代礼仪与娱乐的完美交融。每当听到他们惊叹“原来古人的游戏这么有意思”,我都倍感欣慰。在这一周年的节点回望,这些珍贵的瞬间串联起我与传统文化的不解之缘。我欣喜地看到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也更加坚信,自己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意义深远。未来,我愿继续以志愿者的身份,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守护文化的火种,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一次的讲解,不仅仅是单纯地传递知识,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共鸣。那些历史的瞬间,在我的口中重现,观众们专注的神情让我明白,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一起回溯历史,感受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体味着岁月留下的沧桑与辉煌。每当看到观众们因讲解而豁然开朗,与我一起探讨关于历史的事件时,我便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在博物馆担任志愿者的经历,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的旅程,更是一次文化交融的深入探索。通过与不同背景的参观者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多样性。未来,我将继续以一名铁路学子的独特视角,在博物馆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沃土里深耕细作,致力于将历史的智慧和现代的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都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热情和责任感。


(来源:包头博物馆 包头市文物保护中心)

(编辑:霍晓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新媒体引导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