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新举措助为企业发展
来源:包融媒   2025-05-12


5月9日,市公安局举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10项”措施新闻通气会,向社会公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10项”举措,市公安局有关警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新闻媒体参加活动。

据了解,2024年,市公安局认真对标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整体部署,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护航保障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优化服务、平安守护、规范执法为重点,不断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公安品牌。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精神,持续擦亮“两包”营商环境品牌,市公安局在总结2024年服务保障重大项目10项措施基础上,经过认真调研,推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10项”措施,以公安之智、公安之力、公安之为,让企业在包头发展更可持续、更有预期、更具信心。

(配图)市公安局举行夏夜治安巡查宣防行动(2118775)-20250512105502

为持续深化“项目警长”包联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市公安局积极强化常态长效制度保障,健全完善了组织保障、职责履行、问题解决等10项工作制度,助推包联服务企业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民声如令催征鼓,政向企需润沃土。下一步,市公安局将坚持主动服务“零缺位”、打击犯罪“零容忍”、护航发展“零懈怠”、警企联系“零距离”,当好护企安商“安全员”、公平正义“守护员”、惠企利企“服务员”,以“勇”字开路、“韧”字为先,为我市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力量,为包头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不断争先进位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链接

01
新10项措施具体为:

一、推行“双警长”包联机制。深化“项目警长”品牌建设,将包联范围由重大项目拓展为全市重点企业,在1人包联的基础上,增加1名交管警长,形成“双警长”服务模式。健全常态化警企沟通机制和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二、优化“升级版”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一窗通办”改革,畅通服务企业绿色通道,推出企业员工办证特约服务,推动“购车一件事”2.0版本落地见效,组织优化营商环境“体验”活动,打造程序最优、效率最快、服务最好的公安政务服务。

三、提供“精细化”交管服务。推进企业周边道路精细化治理,开展企业周边道路交通违法和安全隐患整治,切实解决企业周边交通堵塞和交通安全问题。联合城管部门建立占道施工全周期统筹机制,优化审批流程,消除反复开挖,降低交通影响;对民生工程、应急抢修等道路施工实行容缺受理、快速审批。

(配图)市公安局举行夏夜治安巡查宣防行动(2110433)-20250512105514

四、坚持“出重拳”打击犯罪。严打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行为,严惩滋扰企业黑恶犯罪活动,严查关键岗位人员职务犯罪,全方位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五、构建“快节奏”办案模式。推动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试点改革,完善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运行机制,优化涉企案件办案流程,形成“快受案、快立案、快侦查、快告知”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

六、抓实“精准化”预警防范。常态化、多维度开展涉企案件分析研判,针对性发布风险预警警示提示,指导帮助企业举一反三、堵塞漏洞,从源头健全防范措施、完善内部治理,助力企业运转更加安全。

七、开展“常态化”舆情监测。出台《应对处置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应急预案》,完善涉企网络谣言监测预警机制,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等违法犯罪,坚决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商誉名誉。

八、强化“全方位”执法监督。树牢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和经济案件立案审查机制,规范实施涉产权强制性措施,规范异地办案协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九、做好“全时空”巡逻防控。扎实推进企业周边环境治安大巡防,形成巡特警、交警及派出所等多警联动模式,对企业周边街面实行科学布点、灵活布警,不断调整优化巡逻时段、部位、频次等,切实维护好企业及周边良好治安秩序。

十、打造“高水平”公共安全。对全市警情高发区域和治安复杂场所,按照“一场(馆)一策”进行治理。抓好“两站一场”、夜市商圈、大型文化旅游场区安全防控,做好重大赛事、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更加主动地护航发展、促进发展。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彦强

(编辑:吴存德;校对:霍晓霞;一读:张飞、黄韵;一审:张燕青;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图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包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472-2518515)

请先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